日軍的激烈抵抗。而隨後日本明治天皇的一紙詔書就能讓日本軍民全部放下武器,著實讓法國人和德國人吃驚於天皇近乎於“神”的號召力。一旦天皇下的不是“止戰詔書”,而是“一億玉碎”的命令,那法國人和德國人接著會碰到什麼樣的抵抗還真不好說,而如果德川幕府重新上臺地話,日本天皇地號召力勢必會大大下降,對他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是會非常有利地(所以說天皇倒黴就倒黴在這個“止戰詔書”上了)。***
因此,當伍廷芳和法國外交部長德爾卡塞就這個問題私下再進行磋商時,德爾卡塞說法國完全同意中國和朝鮮的提案,“不會有比這種國家組織形式更符合日本以及世界的利益了。”
伍廷芳和德國外交大臣德皮洛夫會談時,德皮洛夫也表示同意,說德軍本就是為了和中國一道“維持日本和周邊國家的和平與穩定”才到日本來的,並希望德國對中國的“幫助”能夠減少兩國因為“青島問題”而產生的“不快”。
孫綱聽了他和德國人談的情況,知道德國人現在很擔心中國藉機把青島要回去,甚至是武力奪取(以中國海軍目前的實力,不是不存在這種可能性),所以用這種話來試探中國方面的態度,伍廷芳向德國人表示了中國目前不會考慮青島的問題,讓德國人暫時放下心來。
這些都是他們四大“鬼使”事先統一好口徑的,青島的問題,他們已經有了安排,將在日本日本問題解決以後適當的時候“發動”。==
可羅豐祿帶回來的情況卻有些讓人沮喪。
美國人對中國和朝鮮的“提議”頗有些不以為然,日本人的國門實際上就是美國人給轟開的(1853年7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海軍准將培裡率領艦隊到達日本,以武力逼迫日本開國,因為美**艦塗裝皆為黑色,日本人稱為“黑船來航”事件,德川幕府第十二代將軍德川家慶因此驚憂而死),美國人對德川幕府持續了多年的“閉關鎖國”政策印象深刻,美國人認為把日本重新恢復到幕府時代是“歷史的倒退”,“失去中央政權的有效控制會讓日本陷入戰亂狀態”,“不會對任何國家有利。****”
對此,按照孫綱的“既定方針”,伍廷芳向美國人指出,正是德川幕府時代,日本維持了二百餘年的持久和平,可推翻幕府統治的日本新政府,成立不到三十年就迫不及待的開始發動對外侵略戰爭,在甲午戰爭前夕還差點和美國海軍發生了衝突(這也是熟知海戰史的孫綱告訴伍廷芳的,當時夏威夷的親美人士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幫助下發動政變,推翻了有一百二十多年曆史的夏威夷王國,要求把夏威夷併入美國,日本派東鄉平八郎帶著“浪速”“金剛”兩艦去夏威夷觀察動靜,好戰分子東鄉險些沒和美**艦幹起來,當時美國還不是什麼海洋大國,日本人差一點就把“黑船來航”的仇就這麼給報了),這樣一個極富侵略性,有了幾條船就不把世界各國放在眼裡的國家,如果任由一個窮兵黷武的政府來領導,將來勢力膨脹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恐怕在日本人的眼睛裡,連美國都不一定會被看做一回事(從後來二戰時日本的表現來看,伍廷芳的擔心絕對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一番話果然打動了美國人,《海權論》的作者馬漢曾經發表文章指出,夏威夷是美國保衛巴拿馬地區的屏障,如果失去了夏威夷,美國單獨依靠菲律賓是很難維持在遠東的軍事存在的,日本人在夏威夷惹的那次事讓美國人記憶猶新,所以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對中國和朝鮮的“提議”在原則上也表示“同意”,但在具體操作上,“還有待商榷”。
美國人這塊兒也就算基本“搞定”了,現在“多邊磋商”基本結束,最讓人心煩的,就是沙皇俄國這頭北極熊了。
羅豐祿拜訪了俄國外交大臣洛巴諾夫,和他探討了一下關於日本的未來的問題,這位外交大臣倒是比白天好說話多了,他說他本人並不反對中國和朝鮮的提案,甚至認為這樣做會對俄國有利,但現在問題並不是出在他這裡,而是出在俄**方身上。
具體的說,是出在俄國遠東艦隊司令斯塔克中將和陸軍少將伊萬諾夫斯基的身上。
精品小說盡在,提供最新的全本小說、免費小說。
(二百一十八)去“印度女皇”那裡訪問
因為,俄**方有一句著名的口號,而且,這句口號還和中國有很大的關係。
1847年,被俄羅斯人後來奉為“民族英雄”的尼古拉。穆拉維約夫擔任西伯利亞(有的史書稱為“鮮卑利亞”)總督,這位老兄在1858年趁著大清朝因太平天國起義和英法聯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