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表,並以道員升用,加三品銜。1893年,升為浙江溫處道。仍留在朝鮮。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因清軍平壤之戰失利,隨軍退回國內,旋即被派赴東北前線,協助前敵營務處總辦周馥,負責籌撥糧餉,聯絡各軍。

甲午戰爭中國勝利後。日軍退出朝鮮,袁世凱又隨軍入朝,重新當起了朝鮮的“太上皇”,因為朝鮮長期以來處於中國的屬國地位,但又不完全是現在國際政治學上的殖民地概念,而是一種中華文化所特有的一般不會被宗主國來干涉其內政的自治屬國。甲午戰爭後李鴻章意識到了這種管理方式地缺陷,想改成更加參與的半直接統治。袁世凱於是在朝鮮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重建了朝鮮軍隊,並幫助朝鮮修築了鐵路通到中國境內。“朝王依賴甚重”,在他的努力下,中國加強了對朝鮮的實際控制,丁酉戰爭爆發後,日軍再次不宣而戰,對朝鮮發動猛攻,他因為戰敗,被迫退回國內。又幹起了“老本行”。協助周馥轉運糧餉彈藥,聯絡各處軍隊。目前升任直隸按察使,但還沒有去上任。首發

聽完江穆齊的講述,根據這些情況來看,袁世凱也算是個機變幹才,他對軍事方面可以說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好象只停留在表層,處理各種複雜問題和各方面矛盾這個人應該是很有一套地,但帶兵打仗他恐怕不行,搞搞軍需後勤還可以。

“他前些日子還上書朝廷請求聘德國人為教官,以德法編練新式陸軍,被朝廷以餉拙為理由壓下了,”江穆齊對孫綱說道,“聽說他曾想讓段統領去他那裡幫助練兵,但朝廷沒批准他的練兵計劃,所以段統領才來了咱們這裡。”

看樣子袁世凱還是他們的潛在“競爭對手”,有“挖人”的企圖,只是,因為孫綱的關係,歷史現在已經發生了改變,兩次對日作戰的勝利讓大清朝廷對主要是漢人組成的陸軍產生了不信任,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恐怕要夠嗆了,而歷史表明,那支“新建陸軍”是他後來一生功業的基礎,沒有了這支軍隊,這個一代奸雄,將來還會在中國政壇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嗎?

想著袁世凱的事,不知不覺的,孫綱又想到了自己。

自己現在正在努力想辦法控制中國地海軍(不僅僅是北洋艦隊),並正在偷偷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陸軍,他這麼做的目的,和袁世凱相比,在性質上是不是沒有太大的區別呢?

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可能還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奪取國家的最高權力。是歷史的發展,一步一步地將他推上了政治舞臺,演出了後來那一幕幕的悲喜劇,最終讓他皇帝夢碎,魂斷京華。

從後世穿越來的孫綱,一開始也只是為了能保護自己的愛人和身邊無辜的百姓,所以才想辦法全力改變了甲午海戰的結局,避免了中國由此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而現在地他,卻不由自主的開始想控制國家的軍隊和經濟最富裕發達地地區,藉此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

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和袁世凱乾的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甚至“走得更遠”時,孫綱禁不住嚇了自己一跳。

是不是隻要有可能,每一個擁有巨大權力的男人,都想著要做皇帝呢?

他的內心隱隱有一個聲音在說,“不!”

從後世穿越過來的他,民主、科學、自由、平等種種思想,在他的腦中已經根深蒂固,也許是在後世當普通人當慣了,他地內心深處,充滿地是對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而不是個人地權力和貪慾。

他在這個時代所奮鬥的最終目標,其實只有一個!

那就是,“強國!”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千年神州,泱泱華夏,是吾家邦!

國家國家,國若不存,何以為家!

國家要是一旦滅亡了,還能保住自己那個溫馨的小家嗎?

只要是炎黃子孫,中華兒女,哪個不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

只要國家能夠真正強大起來,至於誰來當領袖,或者是別的什麼,他根本就沒想過!

這其實也是他在北洋船政大臣這個位置上坐了這麼久,卻沒有升官的一個原因。

從他和袁世凱奮鬥的最終目標來講,可以說他們是截然不同的!袁世凱所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自己個人的權欲打算,為此,他可以不擇手段,只要對自己有利的事,他都會去做。

而孫綱做的每一件事,無不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去考慮的。對個人方面,關注的卻很少。

所以江穆齊對他有“謀國不謀身”的評價。

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