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什麼。
是啊,他也知道,只要過了這一步,中國,就是另一番模樣了。
情形果然象江穆齊預料的那樣,不知增祺和俄國人達成了什麼協議,反正是在俄國人走後,增祺開始徵集火車和大量的民夫,並動員了旗兵練軍近40000人(這幾乎就是東三省的全部兵力了),在準備工作完成後,增祺和一些滿清王公在盛京“誓師討逆”,並通電全國,歷數康有為等人的“悖逆”,誓要“滅此凶逆,以正天下”。而遼東最具戰鬥力地奉軍左寶貴部6000餘人,卻留在了哈爾濱駐防,沒有參與這次“討逆”行動。
“這樣一支大軍開到了北京,康夫子和袁大頭只怕要凶多吉少。”馬聽說後,對孫綱說道,
“聽著挺嚇人地,實際上沒那麼可怕。”孫綱說道,“他們的火炮大地小的都算上只有100多門,有些還是俄國人給的,而且當中好多都是舊炮,到時候能不能打響都難說,步騎兵有的連槍都沒有,有些裝備的居然是抬槍,這樣的軍隊人數再多,也是沒用。”
“袁大頭還挺厲害的,居然愣是把毓賢給打死了。”馬說道,
這些天他們夫妻透過北洋軍情處已經知道了北京那邊的詳細戰況。
袁世凱的軍隊雖然因為連續作戰疲憊不堪,但因為對手實在太爛,從“政變”到現在居然“連戰連捷”一仗未輸,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是他手下有人才,他知道用人,比康有為強多了。”孫綱說道,他已經透過“暗線”詳細地知道了袁軍的組成詳情。
以他知道的情況,袁世凱其實對軍隊的瞭解並不多。
袁世凱沒有受過正規軍事教育,他是自投效吳長慶起,才對軍事上的事情感興趣,並處處留心的,可以說他的軍事素養大都來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