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秦朝之時,那個叫做什麼徐福的傢伙帶著幾千幼童,還先進的生產技術抵達日本,讓還處於野蠻時代的日本人走進文明世界之後,融合的文化造成的雙方深化傳說那種似是而非的狀況。日本的那些神話故事,幾乎在中國的古書中都能找到原型!”
所以神話和民間傳說中也有類似的部分出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與中華聯邦自古就有宗教上的交流。這樣一來,“神”之世界的故事有共通的主旨也就理所當然了。
“而除此之外的理由,是自然界的現象給人這種生物影響上的共通要素。到了這個程度,就連文化間的交流都不需要了。因為即使誕生的土地不同,那裡存在的‘事物’卻是相同的。”
“普通來講——古代人對太陽憧憬,對月亮畏懼就是那樣吧。”
魯魯修插嘴道,雖然不是非常理解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但是本身就繼承了人類之王這一身份的他,對於這些東西也並非一無所知。
而且,還有遺蹟的存在。
“只要緯度相近到某個程度,即使在地球另一面,月亮和太陽的形狀看起來也差不多。”
“不只是視覺上,比方說月亮會引發潮汐變化,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同樣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在進一步說,即使平常意識不到潮汐力,它其實也一直在對人類的身體起著某種作用。那畢竟是連大海都能影響的力量。雖然你們男性也許沒什麼實感,但女性的生理現象(大姨媽)受到月亮很大影響的研究資料也是實際存在的。”
因此即使彼此間沒有文化交流,關於月亮的“神話”也一定會出現共通的部分。正如CC所說,那是因為存在的“事物”相同。從那“事物”中領會什麼而誕生出的神話和傳說,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人類的主觀。
不過既然出發點相同,那麼創作出類似的東西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可是……”
CC繼續說道。
“其實在各地的古代神話和信仰中,還存在著用那些合理的理由怎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