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部分

往回招惹?

鍾天政狠狠瞪了文笙一眼,見她根本毫無所覺,正忙著給王十三授業解惑呢,自己留著怎麼都多餘,當下站起身,沉著臉出了門,揚長而去。

他卻不知王十三此際耳朵聽著文笙說話,卻將一半心思放在了他身上。

王十三從小就學會了看人臉色,這些年更是在江湖中打滾,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今晚鐘天政不懷好意,楊蘭逸全無所覺,他卻立刻就感覺到了。

這一次按他的本意,是想留在京裡,什麼當官、得朝廷重用,他都沒放在心上,只想著能像當年陪著楊蘭逸混京城那樣,繼續過逍遙自在的日子,順便照看著王光濟。

可王光濟的夫人卻把他找了去,叫他到白州來看著點楊蘭逸。

戰場上的兇險到在其次,他們是降將,不得不處處小心。

王十三實在沒想到,楊蘭逸明明這兩年看著正常多了,一見到顧文笙,立刻故態萌發,就像一匹脫韁野馬,拉都拉不住,而他第一次感覺到危險,不是高祁,不是楊昊儉,竟是一個小白臉樂師。

所以鍾天政前腳一走,王十三就再不是前一刻那全神貫注的樣子,“嘖”了一聲,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全身跟沒了骨頭一樣:“這姓鐘的咋回事,我們既沒殺他爹,也沒睡他婆娘,見面就玩笑裡藏刀這一套。”

文笙打住,橫了他一眼。

王十三叫文笙這一看,登時沒了把握,試探道:“難道還真是得罪過他?”

文笙充耳不聞,道:“你把我剛才說的重複一遍。”

王十三雖然分神,卻並非沒在聽,老老實實將文笙說的一段複述了一遍,暗暗後悔不該挑了這麼一篇來做戲。

王十三對於識文練字確實很感興趣,世人對於禁忌的東西總是充滿了好奇,王十三尤其如此。

大約是因為小時候偷學識字被打留下了太深的印象,長大後他就對這些東西有一種本能的嚮往,再加上文笙寫來的信總是像畫一樣好看,她看到了他每回的進步,字裡行間總是充滿期許。

所以即使隨王光濟退守飛雲江,地盤沒了,每天都有人病倒,朝不保夕,他仍一有空就劃拉兩下,習慣了嘛。

不過最後的這篇文章,實在是不對他的胃口。

什麼修身、慎獨,離他實在是太遠了,有那空整日胡思亂想,哪如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快意恩仇才是他中意的生活,而不是變成一個循規蹈矩的書呆子。

鍾天政一走,王十三就想停下來,換個有意思的話題聊聊。

可叫他鬱悶的是,文笙根本不接茬,真就是一本正經地在講這篇文章。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這是講為什麼齊家要先修身。”

文笙面無表情地瞥了王十三一眼,需要了就拿出來當擋箭牌,沒事了就想收起來,想得美,好好學著吧小子。

王十三改而趴到桌子上,百無聊賴地道:“屁得公允,我看誰順眼自然要偏向他,討厭誰,就叫他去死。‘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這是聖人吧?”

他懷疑地偷偷抬眼,這小妞不知從哪找來這麼多東西,他拿了一些詞句找人問過,就是教書先生看了都面露茫然。

文笙十分直白地道:“你當然做不到,我說這些只希望你知道,真正的君子是個什麼樣子,若有一天你遇到這樣的人,要記得尊敬他們。”

王十三“噢”了一聲,暗想他這是被鄙視了吧。

這是楊蘭逸和王十三來到化寧的第一個晚上,第二天楊蘭逸果然跑來加入了玄音閣的樂師隊伍。

鍾天政開始沒當回事,不過一個晚上,以後還有許許多多個晚上呢。

可誰知那“許許多多個晚上”他竟也很難找到機會同文笙單獨相處。

楊蘭逸幾乎是每晚都跑到文笙帳篷裡報到,繼“好學”的王十三之後,小少爺表示他對古琴也很感興趣,想跟著文笙學一學琴。(未完待續。。)

ps: 這章寫得好開心,

寫文的樂趣大半在此!

希望大家也看得開心。

有親愛的讀者留言心疼心漁,加入正版訂閱,開心!開心!開心!

第二百九十八章 運籌帷幄(二合一)

楊蘭逸雖然來得勤,卻並不叫人覺著厭煩。

音律之道,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