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包括雲邊在內的附近幾縣。
看到這情形,雲鷺不由地說了句公道話:“比起東夷人來,林世南實在是強多了,好歹從江那邊運了糧草過來,沒有下令南崇兵就地搶掠。”
文笙最近無暇關注江北的局勢,估計雲鷺這番話代表了好多人的想法。
江北的老百姓沒有太受罪,這是好事,但細思這裡面的原因,還在於南崇和東夷進犯大梁目的不一樣。
南崇立國不過三百年,包括皇族在內,本就是大梁人,和飛雲江以北的人們說著同樣的話,有著一樣的習俗,他們怕是做夢都想完成開國皇帝的遺願,攻克奉京,吞併整個大梁。
想也知道,這等情況之下,想求燕白出手,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笙這些念頭在腦間一閃而過,隨即便丟在了一旁。
還是先想辦法過了飛雲江,等見到燕白之後再想這些吧。
過江的事還要麻煩王十三。
沙前港盤查非常之嚴,沒有南崇軍方的人出面通融,別想開船出去,之前矇混出雲邊城的法子想都不要想。
王十三先領著兩人找地方住下來。
安頓下來之後,他去找熟人碰運氣,雲鷺則被文笙打發出來,在縣城裡悄悄地尋找起了林經和那輛馬車。
按說雲鷺是初次到沙前,人生地不熟,很難下手,但架不住文笙對鍾天政的行事方式熟啊。
她叫雲鷺多多留意城裡的藥鋪,反正若鍾天政在此地有產業,多半也像別的地方一樣,不外乎藥鋪、茶莊這幾樣,若是沒有產業,鍾天政有傷在身,到了沙前,仍然要找藥鋪治傷拿藥。
如此不過一天工夫,雲鷺果然發現了林經的蹤影。
馬車也找著了,車裡空著,雲鷺雖然順藤摸瓜,卻無法斷定車裡的人到底是不是鍾天政。
雲鷺回去同文笙講,文笙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叫他繼續盯著。
林經在沙前,鍾天政若是也在,就不應該走遠,他現在身邊沒什麼人可用,斷不會撇下林經,自己過江去。
再說,以鍾天政身份之敏感,林世南必是想抓他而不可得,他怎麼過飛雲江?
如此過了一天又一天,雲鷺這邊沒有什麼進展,王十三那裡到是打通了關節。
這回他是真找到了熟人。
王光濟在時,就是透過的此人疏通關係,往來飛雲江。王十三手裡握著對方這麼大的把柄,生死攸關,那人不得不給十三爺網開一面,弄了條船,定下時間,送他趕緊過江去。
文笙猶豫半晌,決定叫雲鷺留下來,有這等天賜良機,不能放過了鍾天政。(未完待續。。)
ps: 卡得要死要活的。
謝謝以下同學投了粉紅:marlina(2),cjy080837,凝睿,如行雲(2),正悟山人,土aa,oxos(2),cindyzero,慧慧—姐姐,胖胖魚0910,keeper1,謝謝啦。
還有打賞,仐呫,愛彥吉的平安符,水墨煙旎的桃花扇,愛你們,麼麼噠。
第三百四十九章 刀削麵還是混沌面?(二合一)
其實要叫文笙看,讓雲鷺這麼實誠的一個人去盯鍾天政的稍,頗叫人放心不下,若是能和王十三換一換,王十三留下來,由雲鷺陪著自己過江那就皆大歡喜了。
可惜不成。
她只能千叮萬囑,叫雲鷺多加小心。
若是鍾天政傷重,已經神智不清了還好,怕就怕他還能打壞主意,以他的狠辣,若是發現了雲鷺,絕不會手下留情。
王十三拜託的這位南崇將領姓梁名宏,梁在南崇是國姓,也是大姓,梁宏的叔父也在軍中效力,別級還挺高,跟在大將軍林世南身旁聽用。
十幾年前,王家在南崇的幾個貿易伙伴被連根拔起,王家父子足有一年多沒敢過飛雲江,直等到南崇這邊局勢平穩了,才想方設法同梁宏的叔父搭上了關係。
王家走私,梁宏的叔父給提供方便,後來那位梁大人高升了,相關事務就由梁宏接了手,直到王光濟造反,這才作罷。
本來在兩個敵國間涉江走私,不論哪邊發現都是殺頭的重罪,梁宏叔侄敢於鋌而走險,一方面是為巨大的利益所誘,另一方面則是覺著他們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行行方便,沒留下什麼把柄在對方手裡,這等事王家隱瞞尚且不及,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到處嚷嚷。
誰知道人家悍然反了。
反賊還有什麼可顧忌的,待等招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