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軒初時以為是有人開玩笑,冷靜下來之後越想這件事越覺著不對。
他畢竟走南闖北,當年在水匪手中遭過大難,比旁人多了幾分警惕,於是拿著帖子去私下拜會了縣城的捕頭。
那捕頭一見帖子,臉色大變,悄悄對他言道。前段時間雲河鎮上唐老闆的女兒說是得了急症,不治而亡,其實不是。他們家也收到這麼張帖子,唐老闆家裡好幾個女兒,門風向來嚴謹,看到這種髒東西氣壞了,不說什麼事,關了門好一通查內賊。
就是這樣闔家嚴防死守的情況下,他的大女兒竟被歹人給奸/殺了。
唐老闆悲痛欲絕。悄悄在縣衙裡報了案,為了大女兒的名聲,也為了其他幾個女兒好嫁人。對外只說是突然病死的。
林庭軒聞言嚇得肝膽俱裂,那捕頭還說附近幾縣都出過這事,這採花惡賊明顯是江湖中人,縣衙裡的捕快差役根本不是對手。叫他想辦法找道上的高手幫忙。
林庭軒回到家一籌莫展。打發下人出去打聽附近幾縣哪裡有武林高手。
偏那麼巧,就碰上了雲鷺由此經過。
林庭軒不愧是做生意的好手,看出雲鷺為難,言辭懇切地商量道:“恩公,我在京裡也有一些小生意,掌櫃的夥計都很能幹,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既然是恩公的長輩遭了事,林家自然該鼎力相助。而且京裡那種地方。攤上事怕不是武力能解決的,不如恩公留下來耽誤幾天,我派人護送您這位同伴先進京疏通一下關係。左右那惡賊這兩天就該上門了。兩位看這樣行不行?”
這到是個辦法。
只是如此一來,兩人就需得分開,由文笙一個人先去京裡。
林庭軒在京裡的買賣人手不知有沒有他說得這樣好,文笙又能從林家得到多少助力?
雲鷺很是猶豫。
他對林庭軒道:“你先起來吧。我們兩個需得商量商量。”
林庭軒應了,站起身,吩咐一旁的下人:“去,把小姐叫來,一會兒給恩公磕頭。”
雲鷺就和文笙簡單商量了一下。
林庭軒適才所說不是沒有道理,到了京裡,更多的靠人脈,靠錢。有了林家的幫助,說不定更容易開啟局面。
雲鷺單獨留下來也有好處,可以順便去一下長暉,看看羽音社高祁、厲建章等人有什麼辦法。
再說這個樣子的林家父女真的很難叫人拒絕,至少雲鷺還做不到見死不救。
商量到最後,就按林庭軒所言,雲鷺留在林家,林庭軒則派了兩個身手矯捷的下人護送文笙進京,並負責到京城後聯絡林庭軒的堂弟,錢款任支,人手隨便呼叫。
定下來之後,文笙簡單吃了點東西,牽過林家特意挑選出來的馬,同雲鷺告別,帶著那兩個下人上路。
還別說,這林庭軒確實有些本事,兩個隨從文笙用著非常順手。
首先是熟悉去京城的路,下一座城鎮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能到,什麼時候住宿,哪條路既近又好走,這以上種種張口即來,一看就是長出遠門的人。
其次兩個體力都很好,也有眼色,忙前忙後的,很多事情根本不用文笙操心,他們就提前想到了。
這叫文笙恍惚間竟有了一種前世帶著家裡的侍從在外邊遊歷的感覺。
原本從雙桐鎮到京城,除去必要的休息,她和雲鷺兩個晝夜兼程,騎馬怎麼也得跑上個十來天。
現在這情況,文笙估計了一下,大約有個七八天就到了。
而且還不是太疲憊。
這真令文笙沒有想到。
到第三天近午,一行人離開鄴州,進入永昌府進界。離著京城已經越來越近。
天氣不大好,半空裡飄起了小雪,好在這雪花落地即化,並不影響趕路。
一個叫林經的隨從催馬靠近文笙身旁,提議道:“顧姑娘,前面不遠就是咱們進到永昌之後經過的第一縣江原,中午咱們在江原縣修整一下吧。”
這兩日同行,三人彼此間熟悉,文笙告訴了他們自己的姓氏,也叫他們不必客氣,有什麼事就直接說。
文笙應了聲好,這時候坐在馬上,已能隔著飄飛的雪花,隱隱望見前面江原縣城的輪廓。
進城之後,兩個林家的下人商量了一下,出發的時候太急,沒有帶夠沿途換洗的衣裳,而且越臨近京城越冷,一進永昌便覺出來了,這都開始下雪了,兩人約定了會合的地方,一個去成衣鋪買禦寒的衣裳,另一個陪著文笙找地方休息吃飯。
文笙牽著馬走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