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樟木箱子前,從箱子裡拿出一本書,放在膝上開啟,由頭至尾翻翻,放到一旁,再去拿下一本。
照這個速度,不過一刻鐘她就看完了三四本。
若是時間充裕,文笙也想舒舒服服坐在太師椅上,手邊放一盞香茗,好整以暇地從這裡頭挑書看,就像一直坐在角落裡的連成業那樣。
雖然這些未經整理的書良莠不齊,裡頭有不少在文笙看來純屬胡說八道,但也不乏言之有物、值得珍藏細品的好書。
“你這樣子不行,走馬觀花,草草了事,哪能體會字裡行間的真意?”連成業在一旁有些侷促地道。
他花半天時間將一本薄薄的冊子讀完,登記了書名,要將它放到書架上去,從文笙身旁經過的時候,見她這般看書,實在是忍不住了。
文笙拿起了一本《長春帖》,這雖是較為常見的字帖,但因文笙熟悉這個領域,特意多看了兩眼。
連成業的話說得有道理,但文笙自忖要是照他那個看法,要翻完這幾大箱子書,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連公子,你那是本什麼書?”
與文笙說話。連成業不大放得開,低頭匆匆瞥了一眼書皮,才道:“是《後周幽帝野史》。”
幽帝是後周最後一個帝王。相傳他自幼體弱多病,偏偏接手的是個爛攤子,當時內憂外患,政事繁雜,幽帝不堪重負,勉強支撐數年之後將皇位讓與了大將軍楊天忠,攜幾位妃子在關中某處避世而居。
楊天忠便是大梁的開國皇帝。
這一段掌故。文笙早在來到大梁不久便有所耳聞,後來更是從應天塔的群書當中瞭解到詳情,知道後世對此是怎麼評說的。
而關中這裡有這麼多關於幽帝的史料傳說也就不足為奇。
既稱野史。多半是後人牽強附會,沒有經過考據的戲說。
文笙問道:“不知是何人所著?”
連成業剛登記過作者,直接回答:“無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