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氣定神閒的模樣,像對其他官員那樣溫文爾雅地和她說著閒話,卻趁人不注意就鑽進了她車裡。
“你不該接旨。”車剛駛動,他就說道:“公主這段時間雖然安分,但這不符合她的性子,你為人直率,對她又沒有防心,此行還不知會出什麼事。”
荀紹笑道:“人人都誇讚你正人君子,你倒背後說起公主壞話來,好歹她也對你一片深情啊,這麼做可有違君子之道。”
“我做小人也無妨,你太君子我才擔心呢。”應璟重重嘆息。
荀紹故意道:“真麻煩,不是被太后盯著,就是被公主盯著,難怪你至今孤家寡人一個。”
應璟見她這樣,知道她是不想再談公主的事了,牽起她手打趣道:“將軍放心,本侯已有計較,太后那邊無須擔心,你可千萬不要負了本侯啊。”
荀紹憋住笑:“容本將軍考慮考慮再說。”
公主出行要帶上荀紹,竹秀第一個不開心。剛剛重病初愈,又是替周丰容做事,又是為皇家跑腿,做將軍也這麼累,還不如在戰場上殺敵來得痛快。
荀紹斥責了她幾句,哪有這樣說話的,誰希望再有戰事。
曹敦得回去覆命,但還是一直待到荀紹出行那天為她送了行。應璟得避嫌,沒有出現。他心情大好,再三對荀紹說下次再見一定會帶來美酒,少不得又被竹秀冷嘲熱諷一番。
永安公主的車馬緩緩駛出宮門,太后和陛下給了很大恩寵,出行陣仗堪比帝王,何況還有個當朝定遠將軍壓隊。
車駛出城門,永安公主忽然叫停,探身出來,往後看了一眼。
百姓們擁擠地推推攘攘,洛陽城門巍巍屹立,她這一去,可能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她轉過頭,荀紹戎裝烈馬,英武勃發,行在隊中,矯若天邊驚鴻游龍。
“荀將軍,外面炎熱,不如進車來吧,也好陪本宮說說話。”
荀紹自然婉拒:“微臣職責在身,哪能懈怠。”
永安公主笑了笑:“此時剛出城,不會有什麼事的。”
荀紹只好答應,翻身下馬,再三拜謝。
低頭登車的瞬間,頸邊墜子露了出來,永安公主的視線掃過那繩子,眼神微微一暗,心裡像是被什麼重重擊了一下,手心緊緊攥著衣襬才不至於暈厥。
那樣一個看似對任何人都溫文有禮的人,其實也與所有人都有距離,但如今這人卻有了心頭寶。
這塊寶卻不是她。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下午出了個門,結果就耽誤到現在了。
日更君你又偷懶!說了多少遍叫你別傲嬌的呢!抽打!!!ヾ(≧へ≦)〃
☆、第四四章
南康郡位於晉國中南部;從洛陽去大約要走半月路程。
永安公主倒是一番盛情,沿途都待荀紹如同親姐妹般;連吃喝用度都與她一起享用。荀紹卻覺得萬分尷尬;找了個機會,還是繼續騎馬而行。
一路都沒什麼事情發生;公主也表現得分外平靜。荀紹覺得很不可思議;心裡總隱隱感覺會出事,沿路叫所有侍衛都打起精神;不可懈怠。
直到那日經過武昌郡。
郡中有座山,頗有名氣;前朝好幾位詩人在此留下過筆墨。剛好途中經過此處;永安公主忽然叫停;說想去山中看一看。
荀紹阻攔道:“公主不可,荒山野嶺,恐有差池。”
永安公主輕輕嘆了口氣:“本宮是怕以後再也見不到晉國河山了。”
荀紹聽她這麼說,一時深有感觸,也不好再阻攔,只好命人先去山中檢視,確認沒有危險後,又親自陪同她進山。
到了夏日的末尾,山中繁花凋盡,只剩了滿山草木葳蕤,入眼一片深綠。彎彎曲曲的小道雖然不寬闊,但先前上去計程車兵都已開過道,少了許多雜草,好走許多。
永安公主畢竟以前在寺廟裡住過,並沒有嬌滴滴的喊累,一路邊走邊看,很快就到了山腰。
荀紹道:“公主爬了這麼高也該累了,不如就不上山頂了吧。”
永安公主搖了搖頭:“山頂的亭中有前朝大家遺筆,豈能不去看看。”
荀紹無奈,待她休息夠了,又奉陪著一路往上。
到了山頂,發現果然別有天地,遠處有座古舊的尼庵,邊上三面懸崖,周圍都砌上了欄杆,但一看就是年代久遠,上面風吹雨打的痕跡實在太過明顯。
亭子在尼庵對面,永安公主在裡面轉悠著,細細地看柱子上的題字。荀紹對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