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的事,一下子都成了笑話,從前為之跳腳的事,現在卻都和自己沒了關係,這種冷漠的態度,不但讓人覺得匪夷所思,還讓人覺得有幾分不妥。
哪裡不妥呢?這小太監自然也說不上來。
………………………………………………………………………………………………………………………………………………………………………………………………
第二章送到,懇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五章:新星
與此同時,朝野已經炸開了鍋。
原本大家在津津樂道楊大人和徐部堂的明爭暗鬥,這種高層的爭鬥,其實最是吸引別人的眼球,可是一大清早,各家報紙傳出訊息,說是徐家遭遇刺客,直浙總督王道中被殺,兇徒殺死了王道中之後,在徐家放火引發混亂,隨即趁亂逃之夭夭,順天府、錦衣衛、五城兵馬司以及刑部等衙門紛紛開始偵辦此案,至今未有結果。
輿論譁然,想到前幾日傳出來的訊息,說是王道中掌握楊一清圖謀不軌的鐵證,接下來王道中被刺,幕後指使之人昭然若揭。
堂堂內閣大學士,居然買兇殺人,居然刺殺朝廷命官,居然如此無恥,居然如此堂而皇之,沒有顧忌。
一時之間,到處都在叫罵。
偶爾有一些楊一清辯解之人,不得不跳出來:“誰能保證王道中當真有楊大人圖謀不軌的證據,這些,本就是坊間流言,為何要相信流言?你我之間胡說八道就是了,可是具體情況,誰會知道?”
更多人反駁:“胡說八道,若是沒有證據,王道中堂堂直浙總督,為何要來京師。徐大人帶著他,為何事先不敢聲張,若不是他昨夜被刺,徐大人都不敢承認自己帶著王道中來京,你真以為徐大人是傻子,王道中也是傻子,連證據都沒有,不過是一些無關痛癢的指證,他們就千里迢迢來到這裡,莫非你以為,他們是來京師。是無所事事,學那些文人墨客。四處遊學的嗎?”
這一句話,讓人啞口無言。是啊,人家神神秘秘,堂堂部堂,堂堂總督,如此低調,像做賊一般,只是為了來彈劾楊一清生活作風有問題?這顯然是讓人理解不能,因為但凡是正常人都曉得,到了他們這種身份的人。怎麼可能做這種無聊的事。
況且事先,據傳是楊一清傳出了要收拾王道中的傳聞,甚至有人還查出,楊家確實有人去了王家的鄉里一趟,本來這只是楊一清做出來的假動作,嚇唬王道中而已,而現在,卻都成了證據。你沒事,讓你的人去王道中的老家做什麼?莫非你不但要王道中死。還要殺人全家?
又有人不禁辯駁:“楊大人要殺王道中,此前就有流言,而現在他動手,難道就不怕……”
“怕個屁!”無數人跳腳。群起攻之:“這等無恥大奸大惡之人,會在乎別人怎麼說嗎?王道中若是到時候跳出來指證他,他就是欺君大罪。是萬死莫贖,死無葬身之地。而現在,他便是看準了沒了證據。沒有了證據,他還怕什麼,他會怕咱們罵幾句,朝廷沒有證據,又能將他怎麼樣?這個老匹夫,罪該萬死,無恥之尤!”
痛罵聲喧囂塵上,在楊家,不少讀書人吃了沒事做,寫了許多字報貼在楊家的院牆上,上書:“狗賊!”“無恥!”“奸相!”等字樣。
還有人索性朝楊家砸石頭、潑糞,之所以如此引人憤怒,一方面是楊廷和的身份敏感,歷朝歷代,未有僱兇殺人的宰輔,想到這麼一個大奸大惡的人在內閣裡,決定著朝政大事,換做是誰,怕都寢食難安。另外一個原因卻更是讓人覺得可笑,因為在此之前,許多人對楊一清是抱有好感的,甚至有不少人根深蒂固的認為,楊一清乃是柱國之臣,乃是中流砥柱,那些信任愛戴他的人從前越是對他抱有希望,現在的失望就越大,人一失望,就會憤恨,憤恨起來,就難免做一些過激的行為。
這就好像一個道理,所謂敵人並不可恨,可恨的是叛徒,對王學的人來說,楊一清本來就不是好東西,他做出這等事來,純屬是更加沒有下限,討厭的只是更加討厭。可是對那些曾經擁護他,對他抱有希望,對他擁護愛戴,可是現在一轉眼,發現自己被騙了,被他的道貌岸然騙的心都涼透,因此,從前對楊廷和有多擁護,現在就對他有多仇恨,在楊家之外,往往鬧事的反而極少有王學門人,卻是從前為楊一清說好話的人多。
國子監。
監生們罵成一片,再加上博士、教諭等人的默許,各種各樣的叫罵連綿不絕,以至於祭酒都不能制止,因為誰都知道,這位閣臣已經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