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當不起娘娘厚愛,請娘娘收回成命!”
到了這時候,他也顧不了這麼多了,別看方才他把這張太后和嘉靖玩弄鼓掌,使他們不得不順著自己的意思去做出母慈子孝的舉動,可是一旦涉及到了他的家事,徐謙就吃不消了。
張太后莞爾一笑,道:“你都不知道哀家有什麼成命,就冒冒失失的要哀家收回,這是什麼道理?你這讀書人,虧得還中瞭解元,真是好不曉事,莫非讀了這麼多書都是白讀了?”
徐謙被張太后抓住痛腳,訕訕道:“是,是,學生一時糊塗。”
張太后道:“方才哀家的意思是你們公私不能兼顧,既然徐昌沒有妻子,你沒有母親,私情方面,哀家也不干涉,可是公事方面,總要為你們分憂才好,哀家有兩個不成器的兄弟,平時無所事事,哀家怕你們只顧著公務而忘了家事,因此便想,不如請我那兩位兄弟去路政局幫襯幫襯你們,這一來呢,是為你們分憂解難,二來呢,你們畢竟是剛到京師,對京師終究還是不熟悉,哀家那兩兄弟別的本事沒有,對這京師卻是瞭若指掌,從明日開始就讓他們去路政局去,你們父子有什麼差遣,儘管吩咐。”
說到這裡,張太后看向嘉靖道:“陛下以為如何?”
這一手實在漂亮,分明是給自己兄弟佔坑,知道未來路政局的重要,毫不猶豫的將兩個兄弟填進去,可是口裡卻是一副為徐昌父子好的樣子,明明是佔便宜,口裡卻是給你便宜佔,而且一開始總是在給徐謙找後孃上頭繞圈子,打亂了徐謙的方寸,現在突然來這麼一下,把徐謙逼到牆角,方才他拒絕太后給他找後孃,已經說過一次收回成命,還乖乖認罪,說自己是一時糊塗,現在他想再讓張皇后收回成命也是不成了。(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第二百一十八章:君臣
張太后的手段,徐謙總算見識了,難怪嘉靖要拉自己一道來,估摸著這傢伙是拿自己當擋箭牌來著。
張家兄弟是什麼人,徐謙也早有耳聞,這兩個傢伙橫看豎看都不像是什麼好東西,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路政局多了這兩個累贅,豈不是坑爹?
只是這時候,他想反對也不成了,只得硬著頭皮道:“娘娘,這事兒,學生做不得主,怕還要請皇上聖裁。”
他一面說一面朝嘉靖弄眼色,可惜我欲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嘉靖看都沒他一眼,只稍作沉吟,道:“壽寧侯、建昌伯雖是胡鬧一些,可畢竟是國舅,對京師瞭若指掌,有他們在,路政局能夠如虎添翼,倒不如這樣吧,王家那邊,永豐伯也是無所事事,不如這壽寧、建昌、永豐三人一道到路政局聽用吧。”
徐謙頓時無語,永豐伯王成乃是王太后的兄弟,和張家兄弟差不多,都是出了名的紈絝國舅,王成唯一好的一點就是他是安陸人,新近才來京師,雖然胡鬧,可畢竟是土包子,沒見過什麼世面,經常鬧些笑話。
這些個人扎堆一起,跑到路政局來打秋風,這還要不要人幹活了?
不過……徐謙畢竟現在還是讀書人,路政局的差對他來說只是一個臨時差事,真正頭痛的怕是老爺子了。
徐謙只得應下,笑呵呵地道:“難得有三位國舅肯為學生父子分憂,娘娘和陛下厚愛,學生感激不盡。”
張太后笑道:“無妨。你深受陛下厚愛,陛下與哀家乃是一體。陛下垂青你,哀家自然看著你們喜歡。”
張太后字字珠璣。表面上只是客套話,可是在嘉靖聽來卻是別有深意,他深看張太后一眼,道:“母后大恩大德,兒臣定銘記於心。”
寒暄一陣,從慈寧宮出來,嘉靖呆呆地走著,早已忘了徐謙落在他的後頭,等他回過神。看到距他數十丈遠的徐謙,只得駐足等他,待徐謙上前,他慢悠悠地道:“張太后方才的一席話,你認為如何?”
徐謙猶豫一下,道:“陛下,張太后本心上還是希望與陛下休慼與共的,楊廷和於張太后來說畢竟還是外人,其實她雖非陛下生母。可是孝皇帝還是先帝的兄弟,憲宗子嗣稀少,只有孝皇帝和先帝二人兩個血脈……”
嘉靖揮揮手,臉色有些陰沉。道:“朕自然知道,在尋常百姓家,張太后也算是朕的嬸孃。說到底,終究是自己人。只要她與楊廷和沒有關係,朕自然厚待她。哎……只是朕自從進了京才明白一個道理。這世上誰都信不過,你看著朕做什麼?朕又不是說你。你這個人就是太胡鬧了,若是不胡鬧,還是可信的,罷了,你不要裝出一副委屈的樣子,朕自然信你。說起來,方才你算是幫了朕一個大忙,只是不知道今日太后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