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裡的事多少知道一些,詔獄關押的,多是朝廷命官,外間傳言詔獄如何陰暗,進去之後如何飽受酷刑,其實多有不實。

因為宮中要拿的人有兩種,一種要敲打某人,這一類大臣官員,誰都不能保證還會不會起復,因此,若是沒有宮裡頭的確切訊息,一般錦衣衛斷不會隨意用刑,說來說去,錦衣衛只是親軍,他們的一切職責都是為宮中服務,宮裡沒有放出明確的資訊,誰敢輕易動刑?

這種傳言汪峰已動用酷刑,已被人打死的流言顯然是有人推波助瀾,只是偏偏,多數人卻是深信不疑,畢竟詔獄給人的印象過於恐怖,再加上許多人內心深處,未必不希望事情越大越好。

清議譁然,朝廷也炸開了鍋。

到了這個地步,隱隱有不死不休的局面了,甚至在各部堂的衙門裡,有些人當著諸位堂官們的面,大談國家將亡必有妖孽,皇帝已被奸邪妖人蠱惑,社稷傾覆,指日可待。

文人說話,未免浮誇,可就是如此,各部堂的官員非但沒有制止,反而為之叫好。

國子監亦是公車上書,按理來說,按照太祖所規定的生員不可建言國事的祖制,國子監生員並沒有建言的權利,只是內閣六部不去管,國子監的官員們刻意放任,卻是誰也管不著,所謂民不舉官不究,這上書的各種犀利文章,居然堂而皇之的進了內閣。

內閣這邊,已經積壓了太多的事,十份奏書,就有九份是抨擊宮中、詆譭如意坊的,至於其他的奏書,已經沒人去顧忌,河南的災情,顯然已經越來越嚴重。

嘉靖再也坐不住了,他的面前,是十幾份從河南送來的奏本,其中有洛陽知府,有開封知府,這兩地災情最是嚴重,兩地知府覺得蓋子捂不住,只好據實稟奏,只是裡頭的許多資訊,卻都駭人聽聞。

內閣的三位閣老,已經請到了東暖閣,嘉靖臉色陰沉沉,慢悠悠的道:“新任巡撫江正不是剛剛赴任,何以災情越來越嚴重,流民越來越多?”

嘉靖顯然問的是楊廷和,楊廷和卻如老僧坐定,不發一言。

倒是抱‘病’而來的蔣冕忍不住道:“陛下,新任巡撫剛剛到任,許多政令還未實施……”

嘉靖臉色更冷:“可是你們看看,百姓易子相食,流民已經積至十萬,再這樣下去,若是生出民變,便是生靈塗炭,是天大的事。諸卿既是宰輔,何以對河南災情束手無策,只是撤換巡撫,加撥一些錢糧,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莫非一點應急之策都沒有?”

楊廷和嘴角微微一動,正想說什麼,毛紀卻是突然道:“陛下,微臣在外間,聽到一些流言,不知當說不當說。”

嘉靖慢悠悠的道:“你說罷。”

毛紀點點頭,道:“外頭有人說,眼下已是寒冬臘月,河南何以連續大水氾濫,這實在有悖天象地理,因此有人謠傳,說這是國家出了妖孽,陛下施政有缺,而……”

嘉靖冷冷打斷他:“依朕看,這不是外頭的人要說的話,是你想說的話,是嗎?莫非你是要朕下詔罪己才幹休?”

毛紀連忙搖頭,道:“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微臣的意思是,定是什麼東西觸怒了老天,才致如此。”

其實這種言論在這個時代倒不算是迷信,往往出了災情,大臣們總是喜歡聯絡到老天不高興上頭去,其實大臣們未必信這個,只不過拿這個出來,藉著老天,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已。

嘉靖撫著御案,眸光越來越嚴厲,道:“子不語怪力亂神,現在河南大災,你們不思賑濟,反倒聽信坊間流言,在這御前胡言亂語,怎麼,你們說有妖孽,誰是妖孽?”

楊廷和眼皮子抬了抬,終於出口:“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陛下承洪業,奉宗廟,託於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陰陽失調,理當引以為戒,遠奸邪、親君子,臣並不信妖孽之說,可奸邪小人即是妖孽,逐利的商賈也是妖孽,陛下眼見群妖亂舞,非但不予彈壓,反而為了宮中蠅頭小利,而大肆鼓勵,這是何故?”

一句反問,已經很不客氣了。

嘉靖氣的手臂顫顫作抖,卻是無話可說,他一個人,說不過兩個人,顯然也說不過全天下百官,和全天下的讀書人,他眸光一閃,冷冷道:“那麼朕當如何?”(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第二百四十一章:棄子

楊廷和看出了嘉靖的不忿,同時也看出這不忿背後的些許無奈,他當機立斷道:“陛下應當立即裁撤如意坊,處置如意坊的相關人員,立即起復汪峰。”

楊廷和沒有提及壽寧侯幾人,這顯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