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非,可是朝廷現在的難處,老臣也有耳聞,陛下現在一面要平倭,一面要治吏,這二者,都是利國利民之舉,老臣不敢奢談兵事,不過這治吏,倒是還有一點主張,陛下若是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但可以召問。”
嘉靖笑呵呵地道:“朕讓你來,可不是讓王先生來做幕僚的,而是請王先生出山主持大局,自古吏治不寧則社稷不穩,國家就容易出妖孽。王先生乃是四朝老臣,在任天官十數年,朕是希望王先生能夠出面整肅,不知王先生意下如何?”
王鰲嘆了口氣,道:“老臣是沒幾年活頭了,本來陛下此次召老臣入京,兒孫們是不肯的,說是老臣年事已高,不宜再操持什麼,朝廷代有人才出,也不缺老臣一個,可是老臣畢竟事了歷代先帝,現在陛下登基,老臣又怎麼能不出一把力?現在陛下既然不嫌老臣愚鈍,老臣也只好試一試。”
嘉靖頓時神采飛揚,道:“這便好極了,有王先生在,朕可以高枕無憂。”
和王鰲說了一會兒話,王鰲也不由發表了幾句平倭的事,他畢竟是蘇州人,蘇州的倭患雖然不多,可是偶爾也能聽到一些警訊,免不了要絮叨幾句。
緊接著,王鰲從暖閣出來,直赴內閣,內閣中的官吏盡皆來見他,王鰲對楊廷和苦笑道:“這兒還是老樣子,倒沒什麼變化。”說罷對諸人道:“都不必多禮了,各自辦公去吧。”
楊廷和看出來了,王鰲有話對自己說,饒是他無比老練,可是對王鰲的態度卻實在有點為難,此時王鰲既然有話要說,他也沒有拒絕,笑吟吟的道:“王少傅不妨到我那裡坐一坐。”
王鰲點點頭,二人在楊廷和的值房裡坐定,楊廷和讓人斟茶,王鰲拒絕道:“茶就不必吃了,介夫……”王鰲叫了楊廷和的字,可是看楊廷和一副木然,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心念一動,連忙改換了言辭,道:“楊大人,方才老夫入宮了覲見,陛下提及了吏治的事,不知楊大人有什麼看法?”
楊廷和心裡一緊,擺出一副親暱的樣子,道:“吏治近來是有些不寧,不過這都是正德皇帝留下的弊政,我已拿出了章程,已讓吏部開始實施了,想來定會有效果。”
換做是別人,楊廷和既然說了他已經處理,定然不會多言,可是王鰲是個較真的性子,不由問道:“不知章程是什麼,能否見告?”
楊廷和只得命人將章程取來,遞給王鰲看。
王鰲很認真的看過之後,卻不由搖頭道:“讓各省巡按從每年一巡改為一年兩巡,雖然能讓吏治有所好轉,可是這東西只能治表,卻不能治根,依老夫看,單憑這個還不夠,老夫在來之前,一路上倒是有幾個條陳,正好想和楊大人商量一下。”
王鰲是個有事就放不下的人,比如這次入京,他就覺得朝廷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治吏,而治吏一直是他的老本行,現在陛下那邊打算讓他整肅,便想將自己的一點經驗拿出來。
可是這些話在楊廷和聽來卻滿不是滋味,他多希望這位恩府先生不是學士,就算是學士,那也不必這麼較真,可是王鰲開口就是這麼句話,讓他心裡更加深了警惕,楊廷和不禁笑道:“是嗎?王少傅既有教誨,老夫也想聽聽。”隨即遺憾的道:“只可惜今日天色不早,再者說王少傅一路旅途勞頓,少傅年事已高,吏治的事,其實還沒有到火燒眉毛的地步,倒也不急,老夫過幾日,再聞少傅高見。”
王鰲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他太清楚楊廷和了,知道楊廷和一直想有所作為,而這吏治就是眼下大明朝最大的問題,從前二人相處的時侯,有什麼說什麼,可是現在看楊廷和的樣子,似乎不願意和自己深談吏治。
王鰲倒也沒有據理力爭,只是道:“是嗎?既然如此,那麼就過兩日再說。”
…………………………………………………………
身在太累了,昨天想了一晚上的情節,希望新的故事能夠精彩,好吧,撐不住了,先睡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八章:聖駕飄忽
王鰲已經起身告辭。
留下了若有所思的楊廷和。這才剛剛到京師,就要談吏治,這是什麼意思?
楊廷和不由痛苦地嘆了口氣,幽幽的目光顯得更是複雜。
與他相比,徐謙的日子倒是好許多,皇家學堂終於在十月初的時候開了學,兩百三十個皇家校尉紛紛進了學堂,徐昌一身魚服,與徐謙一道在講武堂安排開學的儀式,宮裡那邊沒有訊息,也不知陛下會不會來,眼下只能按部就班了。
緊接著徐昌親自召集了所有教習、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