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在這個位置上順風順水的做下去。
可是不管怎麼說,徐謙完成了一次人生中的最大跨越。
“臣,謹遵聖旨,吾皇萬歲!”徐謙以頭頓地,字字鏗鏘!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碼字,不容易。(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勇
巡撫,乃地方軍政大員,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大臣,所謂巡行天下,撫軍按民,權柄之重,幾乎可以說是一省的土皇帝。
軍政、民政、刑獄、學政,全部都是巡撫一把抓。
而此時,徐謙這浙江巡撫,含金量自然不必提。
在場聽封的官員已是一起湊上來,紛紛道賀。
如果說,從前大家對徐謙的尊敬還只是來自於名望和徐謙未來的前程的話,那麼現在,大家的尊敬,更來自於徐謙手中的權柄。
徐謙一一回應,聖旨所說的是即日赴任,雖然這只是一句套話,可是既然已經升任,那麼立即立即開始熟悉業務也沒什麼不妥。
徐謙索性一一接見杭州城內的官員,布政使司、提刑司、按察使司、學政,還有本地知府,之類的官員,一一叫來說話。
談話的性質,只是先摸清楚情況,再不是從前的寒暄,又或者只是說笑。
這一談,便到了深夜,等那最後一個談話的人走了,徐謙一人坐在廳裡,讓人換了一副新茶,慢慢的吸收今日的聽聞。
軍政的問題,自然是很嚴重,這是不消說的,自從裁撤了衛所,編練了新軍,問題就滋生出來,以前衛所在的時候,雖然官軍戰鬥力低下,可至少朝廷不需要花錢來養,讓他自生自滅,倒也沒什麼。可現在朝廷花了白花花的銀子養軍,結果新軍還是老樣子,戰鬥力低下。吃空餉更加流行,原因無它。一個空額就意味著朝廷必須得每年掏出一筆銀子,供他吃喝。供養他的其他開銷,而這些銀子,最後都落入了虛報人頭的武官手裡,有了收益,就會有欺上瞞下的動力,按察使司的王大人甚至斷言,所謂三萬新軍,可能連一萬三千人都不到。
在這種情況之下,戶部和兵部對這件事極為關注。顯然將浙江視為了眼中釘,若是這個情況再不緩解,可能今年年末的時候,會集中發難。
民政方面,也有很多為難的地方,地方上的許多權利都由士紳把持,士紳就是地下官府,其實這本來就是大明朝的一個特徵,可現在的問題是。布政使司的許多政令出了衙門,到了地方上卻是無論如何都實施不下去,無它,無非就是根本行不通而已。比如從前浙江從前是種糧為主,可現在因為紡織興盛的原因,許多士紳將自己的土地改為了桑田。這其實也沒什麼,問題是太過火了。布政使司看不下去,便下文要求清丈田地。就算種桑,名下的土地也不得超過半數,必須有一部分田地強制種糧。
這個政令,本也是好意,可是士紳們不理,你就算派人清丈,下頭的官府哪裡敢得罪士紳,結果就是不了了之,地方官交不了差,怎麼辦?自然就是讓那些小戶人家強制種糧了,結果就是士紳們種桑發財,尋常只有三五畝地的小農卻是一顆桑樹都不得,小農們自然不肯,可又如何?可縱是如此,這幾年浙江的糧賦情況依舊出現了很大問題,比如兩年前,浙江一省的糧賦是一百一十萬石,而上年,已經銳減為九十七萬石,今年可能更糟糕,能維持九十萬石就算不錯。
對於吏部來說,地方官做的好不好,問題就是這糧賦,糧食上繳的多,才算合格,若是徐謙放任此事,這功考簿上,莫說評個優異,怕是尋常連中評都難。
學政倒還算可,只是浙江畢竟起點比較高,這裡本來就是生員遍地的地方,想要在這方面突破,也是困難。
如此種種,整個浙江主要的難題徐謙大致分成了三個,其一是軍政,其二是糧稅,其三是地方鄉紳的問題,其實說到底,所有的問題都還在官吏和士紳上頭,官吏不作為,你的政令就難以貫徹,軍政肯定要糜爛,而因為士紳的實力過大,就算你想作為,也容易激起反彈。
歷屆的浙江巡撫,往往採取的都是無為而治的辦法,就是既不得罪士紳,同時又依靠士紳隨便修築個河堤,修個縣學,就算是造福了生員百姓,至於其他的事,自然是能不管就不管。
徐謙是不是也來個蕭規曹隨呢?
夜深了,徐謙回到自己的臥房,趙小姐今日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