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這股明軍戰力極為兇悍,能不能勝暫且不說,就算是勝了,鏖戰了這麼久,要是有附近的明軍聽了警訊,前來馳援那才是麻煩。
“撤!”李光頭毫不猶豫,很是悲憤的大吼。
現在不走,待會兒就走不了了,這一次算是栽了,對方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是自己的損失卻是不小,至少近百人死傷,這不只是因為對方戰術運用得當,也是因為倭寇們大意輕敵,假若知道他們的對手如此強力,李光頭打死都不會這樣蠻幹。
既然啃不下,那就跑吧。
倭寇常年廝殺,因此李光頭一聲令下,也絕不會有人戀戰,都是盡力殺出重圍,朝東方逃竄。
都是這些官軍,似乎並不急著追擊,追擊有風險,沒必要把對方逼成窮寇,狗急了是要跳牆,到時候對方發起瘋來,回頭殺個回馬槍,就算能將他們悉數全殲。自身的損失也是不少。
對於這些校尉,每一個人都對徐謙極為重要。因此在這次的作戰計劃部署上,徐謙身為作戰計劃的制定者。極力規避了與倭寇的鏖戰。
“集合!”各大隊的隊官們好整以暇的開始大吼。
各隊又開始集結起來,隨即大家休息了一陣,隊官們才下達了命令:“追擊!”
校尉們倒是不是狂奔,而是各帶著乾糧和燒糧的飲水,挎著武器開始慢跑起來,目標自然是倭寇逃竄的方向。
第一隊的隊官陸炳十分明白,徐學士的第一階段作戰目標已經達成,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倭寇感覺到危險,感覺到吃力。並且開始逃竄,一旦他們開始逃竄,那麼第二個作戰計劃便是追擊了。
只是要追擊,卻不能蠻幹,這裡距離海岸兩三百里,而且這裡水路縱橫,想要逃竄,沒這麼容易。而追兵自然也不必著急,首要的就是和倭寇們保持距離。既不能追的太緊,又不能把人放跑了,這就很考驗校尉們的體力和耐力了,幸好。若說爆發力和廝殺的技術方面作戰經驗並不豐富的倭寇比校尉們強得多,可是論起體力和耐力,皇家學堂說天下第一。這世上沒有誰敢自稱第二。
於是,一幕讓人目瞪口呆的事發生了。倭寇們開始狂奔,在前頭氣喘吁吁。看身後沒有了明軍的蹤影,便在田埂和野地上剛剛要歇息片刻,誰知這時候,後頭傳出陣陣喊殺聲,倭寇一看不妙,只得勉強站起來,繼續撒丫子便跑,明軍則吊在倭寇之後,既不發力急追,也不歇息,餓了就吃兩口乾糧,渴了就拿起腰間的葫蘆出來喝口茶水,然後繼續。
只是倭寇顯然沒有想到自己要進行的是一場馬拉松,他們顯然沒有準備好乾糧和飲水,原本他們的如意算盤,是走到哪裡吃到哪裡,隨便遇到了個村鎮,衝進去半個時辰就能解決掉吃喝問題,所謂以戰養戰,這是一切殺千刀的強盜的行為準則,出去混還用自帶乾糧,對得起皇軍兩個字嗎?
可是現在,他們想要搶也不成了,後頭尾銜著不知人數多少的明軍,你歇一下人家就來了,搶?誰搶誰還是個問題。
如此追擊了一夜,倭寇便是體力再好,經歷過一場鏖戰和近四個時辰的長跑之後,也已經個個即將虛脫,眼看體力就要透支,可是後頭的明軍,雖然一個個大汗淋漓,步伐帶著沉重,可是似乎還有餘力,依舊鍥而不捨。
李光頭可不是傻子,按照他原本的認知,尋常的官軍追擊倭寇,大多數都是做個樣子,倭寇再次,體力也比尋常的官軍充沛,所以要輕易甩掉後頭的官軍十分容易,所以他才決心撤退,沒必要和人家動真格的,畢竟他的目標是出海,不是和人家鬥氣。
可是現在,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了,現在距離海邊還遠,可是這樣追下去,大家遲早餓死、渴死、累死不可,早知道這夥官軍如此鍥而不捨,如此堅韌不拔,還不如先拼了再說,被人捅死總比累死餓死的好,至少這夥官軍殺敵一千,總要自損八百,他李光頭殺一個沒虧,殺兩個是賺了。
只是眼前這支官軍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才讓他判斷失誤,所以繼續跑下去,肯定要被對方拖死。
既然不能跑了,那麼索性戰吧。
丁橋十里外,這是一片荒蕪的田埂,冬風凜冽,倭寇們不跑了,他們一個個攥緊了手裡的刀槍,氣喘吁吁,幾乎要虛脫的看著對面壓過來的黑壓壓明軍。
“準備!”
“前進!”
“殺!”
列好隊的皇家校尉擺成了一字長舌,無數刀鋒紛紛伸出陣外,一聲大呼,猶如洪峰一般,朝倭寇們衝殺過去。
哄……
兩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