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的一番話讓嘉靖的心沉了下去,這個姜昕簡直就是大明朝的五好官員,是官員的典範人物了,要說他虛報,顯然也不可能。
嘉靖尚在猶豫,只得將目光落在王鰲的身上,希望王鰲出面說話。
王鰲這一次卻也是臉色鐵青,道:“陛下,此事極為惡劣,屠戮百姓,姦淫擄掠,這是曠古未有之事,事到如今,楊學士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臣附議。”
王鰲的話裡沒有絲毫的猶豫,雖然他和徐謙之間確實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可是這樣的醜聞已經不是他能捂得住的了,想必過了一個時辰,滿朝文武都會知曉此事,誰為徐謙說一句話,這就等於是自絕於天下。
嘉靖皺眉,只得道:“那麼委派誰為欽差最是合適?”
楊廷和慢悠悠地道:“都察院……”
“不可……”楊廷和說到一半,便被王鰲斷然打斷,王鰲雖然沒有在方才的事上據理力爭,可是楊廷和提到了都察院,他立即打斷道:“於情於理也不該委派都察院官員,兵備道副使本就兼著十三道按察的官銜,說穿了,姜昕本來就是掛職在都察院名下,是都察院的官員,既然如此,那麼就不該讓他的同僚來查辦,這是為了避嫌。”
其實還有一個理由王鰲沒有說,前些日子徐謙把都察院的人得罪得狠了,至少王鰲知道這都察院裡至少超過八成的言官對徐謙是恨之入骨的,讓一個這樣的人去天津,這不是擺明著去找碴的?
楊廷和微微一笑,倒也沒有力爭,道:“那麼依王公以為,該派誰去?”
王鰲道:“此人必定要與雙方全無干系,肯秉公而斷,又要略懂刑名,依我看,不妨委派大理寺丞徐階去吧,此人精明能幹,老夫倒是覺得此子大有可為。”
聽到徐階二字,嘉靖似乎想起什麼,道:“上年的時候,徐愛卿不是還在翰林院任編修嗎?什麼時候去了大理寺?”
徐階是探花出身,所以理所當然授予了編修一職,在翰林院裡似乎過的還算不錯,按理他還可以繼續在翰林院混下去,誰曉得卻突然升任了大理寺丞,要知道這大理寺丞只是正六品,雖然從編修到大理寺丞算是一次升官,不過未必是什麼好事,誰不想年輕的時候多做幾年清流官呢?
楊廷和對徐階也有印象,道:“據說是他自己提出來的,今年年中的時候,自己要求外任,當時老夫還覺得奇怪,故而召問他,他只是回答,說是願磨礪心性。”
嘉靖頜首點頭,他隱隱覺得,徐階請求調任意圖並不只是口裡說的這樣簡單,這個年輕人莫非有什麼圖謀?
只是現在王鰲推薦了徐階,嘉靖一時又沒有更好的人選,倒也心裡認可,便向楊廷和道:“楊先生以為如何?”
楊廷和倒是犯難了,徐階這個人給他的印象是個愣頭青,一個愣頭青少年進了翰林,一直沒有給人拜過山頭,沒拜山頭就意味著沒有靠山,既不是他楊廷和的人,也不是王鰲的人,這個人倒是合適。可問題在於,王鰲推薦徐階到底是什麼用意?莫非在背地裡,徐階和王鰲有什麼淵源?
他一時拿捏不定主意,只好沉吟道:“就怕他年少,不堪重任。”
這意思就是不同意了。
不過王鰲自然不遂他的心願,卻是笑道:“正是年少才能做到不偏不倚,若是瓜葛太深,就難免受人影響,再者說,老夫覺得此子頗為公正,心思細膩,讓他查清事實,想來問題不大。”
嘉靖趁機道:“朕對他也有幾分印象,此人確實內斂,處事謹慎,趁著這個事正好可以考校他。既然如此,事情就這麼定了,來,擬旨意:朕聞天津之事,驚怒非常,國朝百五十年矣,未聞此等駭人之事,若果有武官放縱部眾不法,定要予以重懲,以謀反論處,誅滅三族,若有同黨為其張目,亦以黨羽罪同,昭告天下,鹹使聞之,以安人心,以儆效尤。”
嘉靖口裡擬定的只是草旨,楊廷和和王鰲記住了嘉靖的話,待會回去要到內閣起草出一份聖旨來,再交回宮中讓宮中稽核蓋印,如此才能詔告天下,嘉靖又道:“朕敕大理寺丞徐階為欽差,立赴天津衛,徹查此事,事關重大,望其慎之、慎之!”
話說到這份上,楊廷和也就不再堅持了,事實上,他在前頭的事上已經得到了勝利,這世上絕沒有什麼好處都佔盡的道理,得了好處,同時也必須要讓出一些利來,因此在嘉靖拍板之後,他捋著頜下美須,便不再發言。
……………………………………
凌晨碼字,真心累藩,睡覺去!(未完待續。。)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