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正在他踟躇的時候,徐謙又道:“微臣聽下頭人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雖有誇大之嫌,只是這番話,卻可見下頭官吏,因為侵吞朝廷官糧,勾結土豪劣紳,富裕到了何種地步,若是朝廷今日無動於衷,明日依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這些人只會語言預料,越來越肆無忌憚,官糧涉及國計民生,不可不查。”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句話本來出自清朝,只不過現在,徐謙直接拿來借用,可是這番話,卻狠狠刺激到了嘉靖。
混賬!平時朕花點銀子,你們這群混賬東西天天說浪費,可是你們呢,你們卻大發其財,真拿朕當猴子了,他冷冷一笑,冷酷的道:“朕準了,立即下旨,頒佈邸報昭告天下,戶部從即日起,開始追繳官糧,各府各縣,務必配合,凡事屢教不改,不配合戶部清繳的,一律罷官,嚴重的,敕命廠衛拿辦。”
這一句話出來,滿朝文武們有不少人頓時愕然。
陛下,你得賞大家一口飯吃啊,土地瞞報和損耗,幾乎是地方官們的主要財源,若是這兩項都沒了,地方官拿什麼打點京官,單靠訴訟和一些零碎的小工程,也就勉強養活一下地方官的轎伕和差役,你叫大家吃什麼?
不過……大家雖然憂心,卻還不至於畏懼,畢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說是清繳,大家敷衍一下也就是了。
可是徐謙接下來,卻斷了他們最後的希望,徐謙道:“陛下,既然陛下痛定思痛,決心清繳,這清繳,就必須有個章法,微臣認為,戶部前尚書李士翱的徵收官糧的法子就很好,戶部應當立即計算,查出各省有多少瞞報和損耗,而後再擬出個定額出來,讓地方官員,在三月之內,將虧空的官糧如數解送,比如江西一省,今年的損耗是二十萬擔糧食,那麼刨除去民夫開支,就算是刨除三萬擔,那麼聲譽十七萬官糧,定要解押入庫。再有,江西一省,自然也有瞞報土地的問題,那麼就以浙江為例,浙江今年清丈土地之後,糧田足足增加了三成,江西想來也是差不多,不過陛下寬宏,可以將三成降為兩成,讓江西官員,在今年一百二十萬擔實徵官糧的基礎上,再加兩成的官糧,如此一來,江西今年要清繳官糧的定額,應當在四十萬擔上下,戶部應當立即下文,命江西官吏,將這四十萬擔的官糧補齊,如若不然,江西巡撫、布政使司到知府、知縣衙門,所有主官,統統拿辦,再命同知、縣丞等官吏替補主官空缺,繼續追繳。”
嘉靖連連點頭,覺得李士翱的法子確實不錯,省卻了地方官員推諉的可能,只要有了定額,按著定額讓你把欠朕的都老老實實拿回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減去了下頭敷衍了事的可能,嘉靖毫不猶豫的道:“朕準了,就按這個章法辦理,此事,交戶部責辦,半月之內,朕要戶部算出各省清繳的定額數目,隨即行文各省,督辦此事,此外,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協查此事,但凡有敷衍了事的,又或者是不能如數追回定額的,統統嚴辦。”
……………………………………………………………………………………………………………………………………
第一章送到,徐謙要大發神威了,老虎能大發神威嗎?嗯,大家再添磚加瓦,月票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漲一漲。(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二章:左副都御史
只是這個時候,徐謙還是搖頭,彷彿還覺得有些不滿意。
嘉靖和他相處的久,自然曉得他這表情是什麼,不由道:“怎麼,徐愛卿,朕看你似乎還有話要說。”
徐謙這張嘴,算是讓大家怕了,大家生怕他還說出什麼來,一時之間,都不由有些緊張。
只是怕什麼來什麼,徐謙打蛇隨棍上,卻是道:“陛下,微臣以為,這些,還不夠!”
還不夠,這已經不是不讓人吃飯了,這是要人的命啊。
許多人的臉色,頓時蒼白如紙。
大家都是深知,徐謙這廝的狗嘴裡,必定是吐不出象牙來,現在大家已經心亂如麻,正琢磨著應對之策,想著怎麼規避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誰曉得徐謙是磚瓦匠出身,還沒等人家想到漏洞,還在不停的添磚加瓦。
嘉靖問道:“怎麼,徐愛卿若是有話,但說無妨。”
徐謙道:“陛下,臣在想,一旦戶部追繳官糧,各府各縣的官吏,未必肯乖乖去得罪豪強,畢竟清丈土地,只怕不容易。而且讓他們把吃進去的再吐出來,怕是也不容易。臣就怕到時候,有些貪官墨吏,為了糊弄戶部,索性對百姓加徵糧稅,最後吃虧的,還是尋常的百姓,到時這地方上,平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