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倒還猶新,太監進去通報之後,便聽到裡頭嘉靖的聲音:“進來說話。”
徐謙進閣,拜道:“微臣徐謙,見過陛下。”
嘉靖比一年前顯得更加成熟,不過他的氣質有點兒奇怪,總是帶著那麼點兒與眾不同,或許是宅男做久了,又玩修仙上了癮,所以才一副如此模樣。
這是病,得治!徐謙心裡得出結論。
嘉靖的臉上明顯露出笑容,道:“起來吧,賜坐。”
徐謙坐下,道:“陛下,微臣此次告假回來,一來呢,是夫人待產,這其二,便是想回來見一見陛下。”
“是嗎?”嘉靖也顯得很是精神,道:“回來一趟也好,自從你上次不告而別,已有一年了吧,這一年朕聽說你在浙江做得很好,很漲朕的臉面,雖然也有人有非議,可是朕不是聾子瞎子,浙江的事,朕心裡清楚。”
一開口就提到了浙江,徐謙不得不小心應對了,道:“陛下,不知這些人都非議了什麼?”
徐謙當然知道他們非議了什麼,不過人嘛,總要擺出一副受害者被人坑的形象出來,更要強化天子在這方面的認知,這樣才能更好的把這些背後攻訐之人更好的坑了。
嘉靖微微一笑:“無非是說你在浙江辦新政誤國誤民之類,朕先前也有新政,你也有個新政,朕的新政他們抨擊,你的新政他們也是抨擊,朕早就厭煩了。”
徐謙不由鬆了口氣,其實他未必很聰明,可是他的對手,實在有點兒蠢,本來徐謙此趟回京,還有點忐忑不安,畢竟這麼久沒有回來,天知道有人會如此惡意中傷。可是當徐謙知道這些言官既不留餘地的抨擊嘉靖新政的同時,順道兒再抨擊一下浙江的新政,徐謙徹底放心了。
浙江新政是徐謙自己搞起來的這沒有錯,若是言官專門攻這一點,難保天子不會改變新意,畢竟國家還沒到非變不可的地步,誰都希望穩妥。可是這些人把嘉靖的帳一道算上,來了個天子、徐謙打包叫罵,這顯然就是故意的拉嘲諷,故意要惹得嘉靖火冒三丈,天子不接受別人對他的新政批判,自然而然,也就不接受別人攻訐浙江新政了。
這個道理,肯定會有人明白,可是言官十個就有六七個都是豬,跟這些豬做隊友,你除非日夜盯著他,拿繩子綁著他,拿蠟去滴他,否則他一時興起,冷不丁就上一道莫名其妙的奏書上去,將大家一起坑了。
內閣大臣,不容易的地方也就在這裡,單打獨鬥,他們在行,而且老謀深算、步步為營,絕對能將你玩弄於鼓掌,可是另一方面,他們永遠不可能是單打獨鬥,總會有一群莫名其妙的人湊到你身邊來,為你搖旗吶喊,嗷嗷叫著要為你衝鋒陷陣,顯然,這種事不是武夫們上陣搏殺,這是技術活,而事情,往往也都壞在這群豬一樣的隊友身上。
……………………………………………………………………………………………………………………………………
第三章送到,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三章:升官發財要看自己
嘉靖看了徐謙一眼,見他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不由道:“徐卿先前似乎有些緊張,這是何故?”
徐謙忙道:“陛下,微臣在想事。”
嘉靖笑道:“什麼事?”
徐謙道:“微臣在想,陛下對新政怎麼看?”
“新政?”嘉靖沒有多少概念,顯然對浙江新政的興趣,並嘉靖修仙來的多,他道:“怎麼?新政遇到了難處?”
徐謙道:“正是如此,這一年來,微臣殫精竭力,在浙江確實有了些模樣,只不過新政畢竟也有百密一疏。總有不如意的地方,現在有人攻訐甚急,微臣有些擔心。”
“擔心什麼?擔心朕一時頂不住這些壓力?”嘉靖冷冷一笑,自信滿滿的道:“今時已經不同往日了,你放心去辦你的新政就是,朕不點頭,誰也不能否了你的新政。”
徐謙徹底的心安了,笑道:“陛下英明。”
嘉靖慢悠悠的道:“朕有兩件事,想和你商議一下,這其一嘛,是出兵韃靼的事,想來你已經聽到了一些風聲吧,韃靼欺朕太甚,朕登基之初,他們趁著國喪期間,就叩關而擊,此後數年,屢犯邊疆,現在南方倭寇已除,國家承平無事,可是韃靼人今年又犯邊疆,他這是不打算讓朕過好這個年了,事到如今,朕已忍無可忍,內閣那邊,朕已經疏透過了,楊廷和和楊一清,也同意出兵,藉此敲打韃靼。壯我國威。”
徐謙心裡想,所謂出兵。不過是人家的攘外安內之策而已,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