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謙卻是微微一笑,道:“梁大人不必畏懼,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你等著瞧,到時候,還有好戲看呢,你們戶部,保準要鬧出天大的笑話出來。”
丟下這句話,徐謙也是乏了,拱手告辭。
張子麟似乎也琢磨出了什麼,不由失笑,梁藤不解,不由道:“張大人何故發笑?”
張子麟也賣了個關子:“馬上就有可笑之人,為何不笑?”
梁藤只得苦笑,眾人說了幾句閒話,紛紛散去。
而楊廷和和楊一清,自然是這個時候回到了內閣。
很顯然,兩個人都是一肚子火氣,為了罷黜新政,他們可謂是機關算盡,只是這一次,實在不太聰明,非但沒有將新政罷黜,反而讓人家水漲船高,還折掉了一個李士翱,這樣下去,如何是好?
楊一清性子急躁,越想,越是覺得時間緊迫,不由看了楊廷和一眼,道:“楊公,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一次,咱們是栽了大跟頭,誰曾想到,這徐謙能湊足官糧,李士翱雖然可憐,卻也有可恨之處,他這戶部尚書,居然如此失察,難道就沒有想到浙江會弄出這麼個玄虛出來?哎……你我再無動於衷,放縱下去,只怕這往後,朝野上下,就都是王學和新政的天下了,老夫總是覺得,這新政遲早誤國殃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三章:如意算盤落空
楊一清的話,帶著很深的憂慮。
他越來越感覺到,這新政的膨脹越來越快,若是再不能遏制,怕是這大明朝的方向,要完全失去他和楊廷和的控制了。
人畢竟都有侷限,縱然是楊一清這樣的人,他的眼光,在整個大明朝,固然是極其深遠,可是依舊還是侷限在他的洞天裡。
他的理想,他的理念,其實在經史典籍之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名臣!
他要做的是名臣,什麼是名臣?何謂名臣?名臣者,位居顯要,上報國家,下安黎民。這是一個很籠統的一句話,不過……籠統不籠統無所謂,在這其中,肯定和新政不會沾邊。
改革,在後世或許是褒義詞,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貶過於褒,堅持祖宗制度,堅持歷朝歷代的理念,效仿古之聖賢,才是士大夫們追求的境界,至於那種根本不知道會將朝廷帶到何種方向的新政,顯然是離經叛道。
老祖宗們把如何治理天下的道理,早已告訴了你,老祖宗們,更告訴了你如何去大治,如何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在經史典籍裡,種種的事蹟不勝列舉,按著祖宗的方法去做都來不及,還奢談什麼新政,這不是誤國誤民嗎?
楊廷和和楊一清的思想是一致的,在這一點上,楊廷和尤為認同,現在徐謙大獲全勝,可以預期,浙江那邊,必定歡聲雷動,江南各省的那些牆頭草們。也極有可能搖擺不定,一旦新政擴大、深入。後果難以想象。
“只是……眼下當務之急,是立即舉薦出新的戶部人選出來。這件事,必定儘快促成,若是姓徐的在陛下進什麼讒言,舉薦了一些小人,這就大大不妙,現在已經無力去阻止新政,可是至少,也該穩住陣腳,若是穩不住陣腳。你我這才是滿盤皆輸。”
楊廷和此時,已將徐謙當成了同等量級的對手,幾次的受挫,讓他明白過來,不能再像過去一樣輕視了,必須要痛定思痛,更加小心謹慎,萬萬不能,以為一些略施小計。就可以將此人剷除。
這個方向,是十分正確的,既然未來,新政和舊政。新學和舊學極有可能共存,那麼眼下,就不能草率行事了。必須對新政和這個王學深入的瞭解,絕不能再貪功冒進。
楊一清固然是性子急躁。卻也知道楊廷和的意思,不由頜首點頭:“楊公說的不錯。眼下是該站穩腳跟,還要安撫住人心,戶部尚書的人選,卻是麻煩,眼下這戶部正處在一團亂麻的時候,確實需要有人出面力挽狂瀾了,只是楊公以為,誰可以出任戶部尚書。”
楊廷和沉吟片刻,道:“戶部現在千頭萬緒,非要有個能吏來整肅不可,尋常可是不成,所以這個人選,必定要從戶部裡頭選。”
對此,楊一清不由點頭,這個道理他懂,戶部不比從前,必須得讓一個能算賬,精通戶部業務的人來擔任這戶部尚書,如此一來,可以選擇的人也就不多了,一般的主事、郎中、給事中,顯然是不夠資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