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接受了官職,日後定然會設法維護唐國的利益,但凡兩國有衝突之處,一定會盡力斡旋,化干戈為玉帛。
吳起和韓非都有些意外,但反應卻又不同,吳起第一時間欣然接受,作揖道:“既然唐公垂愛,吳起恭敬不如從命,日後定當竭力維護唐魯之間的同盟關係!”
在吳起看來,一身擔任多國官職的大有人在,自己不是第一個,所以沒必要顧慮什麼。而且自己也不是魯國人,倘若魯國有人為此大做文章,那自己就跳槽唐國為方離效力。
雖然在外人看來,現在的魯國比唐國強大的多,吳起的仕途又順風順水,深得魯公姬申(魯僖公)器重,看起來風光無限。但那也只是局外人的看法而已,作為魯國重要將領,吳起發現了魯國越來越多的隱患。
首先,就是魯國有一個強大的敵人,而且是當世最強的諸侯。反正在當世天下人的眼裡,東面的齊國比西面的秦國還要強大,還要可怕!
齊國的現任國君是誰?
姜小白,太公姜尚的後裔,玩的一手好權術,而且頗有識人之能,先後提拔了管仲、孫臏、田單等一大批人才,使得齊國政通人和,兵精糧足,大有稱王稱霸的勢頭。
魯國的首任國君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也是周武王姬發的侄子,血統不可謂不高貴,所以從一開始魯國就是高高在上的公爵國。
魯國現在擁有兩百八十萬人口,算得上中游偏上,軍隊也有十五萬,與燕國、韓國、吳國兵力相當,倘若換了一般的對手,就算是晉國也要掂量掂量魯國的分量。
但齊國可是天下最強的國家,領土囊括了整個東方半島,以及黃河北岸的部分地區,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人口數量多達一千萬,為當世之最。
在軍事上,姜小白任命田單為上將軍,田忌、孫臏、匡章為中將軍,多年來招兵買馬,冶煉兵器,鍛造甲冑,蓄養馬匹,使得齊國如今坐擁六十萬大軍,戰馬五萬,為天下之冠。就連西方的霸主秦國也略遜一籌。
天下諸侯幾乎都奉行“遠交近攻”的策略,與遠方的國家結盟,摁住接壤的國家死操,所以這些年來齊魯兩國紛爭不斷,衝突迭起,大部分都是齊國穩佔上風,將魯國摁在地上摩擦。
魯國打不過齊國,只好另結強援,經過多年的外交努力,魯國與楚國結成了同盟,楚國也多次派軍隊幫助魯國抵禦齊國的進攻。而正是因為唐國和楚國關係不錯,再加上吳起的建議,所以魯公姬申才派吳起出使滎陽,與唐國結為盟友。
但在吳起看來,既然與齊國這個惡霸毗鄰,魯國無論如何都發展不起來了,所以這才在內心深處有了跳槽的想法,只是還沒有找到契機罷了。既然此刻方離主動授予官職,吳起便坦然接受,不去考慮有什麼負面影響,反正自己還有後路可走。
相比於痛快接受的吳起,韓非則顯得謹慎了許多,作揖施禮道:“多謝唐公厚愛,雖然現在一身擔任多國官職的大有人在,但我們韓國還沒有此例,非必須回去請示主公後才能決定是否接受。”
“呵呵……非公子過於謹慎了!”
方離大笑著規勸韓非,“凡事都需要有人敢為天下先,我們唐國的公孫衍現在就在趙國為官,方便溝通兩國的關係。我看這樣吧,非公子先接受我們大唐的官職,若韓公實在不願意,你再把印綬還給寡人。”
韓非猶豫了片刻,最終頷首答應下來:“既然如此,非恭敬不如從命!”
方離把最後一個官職給了遠在趙國的公孫衍,不管他現在是否還記得當初的初衷,方離都不能忘了這個最初給自己指路的智囊,絕不能把他拱手讓給趙國,一定要盡最大努力留住公孫衍的心,把他搶回來。
“寡人決定冊封公孫衍為尚書左僕射,由工部雕刻印綬,派人給公孫衍送到邯鄲去!”
冊封完了文武百官,方離還得收買一下民心,當朝宣佈把百姓的賦稅減免一半,並持續三年。日後若徵用勞役,也可以按照工期折算成賦稅。並大赦唐國境內的囚徒,除了十惡不赦之人,其他全部釋放出來從軍,將功贖罪。
早朝結束,訊息迅速傳開,整個唐國普天同慶,百姓歡欣鼓舞,軍心士氣高漲,各個鬥志昂揚。
筵席結束後,吳起、韓非接過唐國的印綬,各自踏上了歸國的旅途。方離派遣陳登送出滎陽二十里,並贈送厚禮答謝魯公和韓公的賞臉。
平定虢國南部之後,唐國的總兵力已經上升到八萬人,而且在各地廣設徵兵處,持續招募,數量依舊還在上漲。相信等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