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7部分

易協定,時效十年,不過由於中、法雙方其實都沒有派出貿易商船到對方港口城市進行貿易的相關計劃和實力。此條約中的貿易協定在目前而言只是一紙空文。

遠卓七年六月初二,帝發明詔,稱固山貝子允恭忠體國。晉封勇郡王,著海軍部差使,並令勇郡王允巡撫山東。整訓大清第一艦隊,令工部將新造之大型戰艦十艘、中型戰艦十二艘調撥第一艦隊,為整訓之用。遠卓七年七月初七。勇郡王攜部眾數百抵達青島海軍基地,開始整訓第一艦隊。隨行者大半為金髮碧眼之蠻夷。

遠卓七年十月初七,奉命移防東瀛之大清第二艦隊派遣戰艦回國報捷,戰報稱東瀛倭人於遠卓七年八月初八暴亂,在我大清駐防軍及海軍第二艦隊彈壓下,殺敵不計其數。俘敵數千;帝下詔嘉獎三軍,通令將造反之倭奴押解歸國,專司建築道路橋樑之用。

遠卓七年十月初八,奉旨督辦清欠事宜的雍親王允縝、大阿哥弘曆上表稱浙江一省虧空巨大,浙江巡撫姚啟昌、藩臺沈鴻、臬臺劉辯相互勾結,串通民發銀行杭州分行出示假存單以充國庫,通省官員大半捲入其中,所有之證據已被戶部所派之官員查扣,提請聖裁。此奏章明發。朝野為之震動。上大怒,宣雍親王允鎮、大阿哥弘曆覲見。

“說罷。怎麼回事?”原本該是暴怒的胤祚一待允縝、弘曆見過了禮,面上竟然沒有一絲的怒意,只是淡淡地問了一句。

“啟稟皇阿瑪,兒臣自奉命督辦清欠以來,不敢有失,現如今京師各官所欠之庫銀大多已經入庫,所餘者也都有擔保為抵押,各省虧空清欠已經到了尾聲,共計有廣東、四川、山西、陝西等四省全部清完,其餘諸省虧空數額巨大,各級官員無力填補,累計已清出一億五千萬元,尚餘一億六千萬元未曾清出,然這部分虧欠中除少部分是各級官員的私借之外,大體上都是累計的丁賦欠款,全是陳年老賬,算起來有地還可以追溯到我朝開國之年,兒臣以為清欠該到此處結束為宜,再清下去不但無益反倒有損朝廷寬仁之意。此兒臣之愚見耳,請皇阿瑪明鑑。”弘曆暢暢而談,卻壓根兒沒有提起浙江一案。

廢話,這些道理也搬出來說,媽的,這臭小子到底想說些什麼?胤祚斜了弘曆一眼,也沒多問,看向了默不作聲的允縝,很是客氣地問道:“四哥,浙江地案子究竟是怎麼回事?”

“回皇上的話,浙江一事其實是那起子官員被逼得走頭無路之後想出來的歪招,拿著銀行地假存單打算哄騙戶部所派之官員,沒曾想那名官員不上當,順藤摸瓜之下,揪出了蘿蔔帶出了泥,將通省官員合謀之事全都抖落了出來,這才有了浙江一案的發生。”允縝面無表情地躬身回答道。

“被逼?”胤祚倒有些好奇了,笑了一下道:“戶部所派之官員雖說也是奉了朕的聖旨,算是欽差罷,不過只管著清欠一事,如何能有本事讓浙江一省地官員都合起來哄騙他?這人是誰?朕倒是很好奇的。”

“回稟聖上,此人姓田,名文靜,漢軍正黃旗人,監生,曾任福建長樂縣丞,久淹州縣令,前年調入戶部,因通曉帳務,陝西清吏司任員外郎,從五品官銜,此次戶部派出之官員中就有此人。”允縝平靜地回答道。

田文鏡?哈哈,原來是這個刻薄成性地傢伙,怪不得逼得浙江通省的官員都要合起來哄騙這小子,嘿嘿,有意思,有意思!胤祚突地想起這位田文鏡是何許人了,那不就是另一個時空中老四手下的三大名臣之一嗎?還是位以實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聞名天下的典範呢。胤祚莞爾地笑了一下,笑得允縝和大阿哥都是滿頭的霧水,愣是搞不清楚田文鏡地履歷有啥可笑之處,可又不敢問,只好裝成沒看見。

“罷了,將這個田文鏡調回來罷,回頭朕要見見此人。”胤祚笑著揮了下手,將田文鏡的事兒含糊地交待了過去,掃了眼弘曆道:“清欠本是為了充盈國庫,若是鬧得下頭雞犬不寧也不成樣子,嗯,弘曆。依你看來,這清欠既是要結束,又該如何個結束法?”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以為若是官員個人所欠之帳還是得清,但地方官府歷年累計之舊賬則是在可免之境,若是皇阿瑪傳詔天下。以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之進度為考核,實行減免所虧欠之國庫錢款,一者可安地方官之心。二者可得攤丁入畝之便利,三者施恩於天下百姓。此實為有百利而無一害之好事。”弘曆恭敬地答道。

嗯哼,這小子倒是看出了清欠的真實目的,不錯,不過只怕他還沒看出最後的考題何在罷。胤祚心中雖對弘曆所言的處置法子很是滿意,不過卻並沒有滿意到能判弘曆勝出的地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