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這次試驗的成果怎麼樣啊?”
鳳朝歌只笑未言,隨手拾起一株麥穗遞給她,柔聲說道:“愛妃,你看吧,看了就知道了。”
唐寧接過沉甸甸的麥穗,一咧嘴,她哪兒會看這東西嘛。
抬眼毫不客氣的朝他翻了一記白眼。
看到她吃窘的小模樣,鳳朝歌笑,指著眼前豐收的稻田,耐心的給她講解道:
“愛妃的想法很成功,你看這稻子長勢旺盛,根系發達,穗大粒多,而且收成也遠超過往年,照此下去,不出三年,我昭國必定成為農業大國!愛妃,這可都是你的功勞呢!”
鳳朝歌越說神情越激動,俊顏滿是憧憬之色,就連唐寧也被他感染的心花怒放。
也難怪他會如此動容,無論哪朝哪代,糧食的栽種和產量一直是每個執政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決定著國家的盛衰興亡。
大豐收自然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祈望。
愛妃的功勞【2】
昭皇微服出訪,併為引起轟動。
在聽取完官吏們的彙報後,便遣退了當地的官員,帶著唐寧以及農政司等人沿著農田繼續視察。
沿途的農民們雖忙碌的不可開交,但臉上都掛著喜慶的笑。
甚至還能聽到他們幹活時的交談和討論。
一老漢一邊收割,一邊與周圍的鄉親感慨道:
“這片土地原來可都是貴族們的領地,咱們一年幹到底能吃頓飽飯都要念阿彌陀佛,如今不但收成驚人的好,這除了上繳國庫的,自己還能存餘不少。聽外面回來的鄉親說,不少地方的人都在羨慕我們呢。”
“可不是嗎!與以前暗無天日的生活比,現在這種日子簡直跟做夢似的。”
一名老嫗抱著一捆沉甸甸的稻子,興奮的應和。
她已經沒有了牙齒,說話滿口漏風。但是這話,卻說得異常清晰。
“沒錯,哈哈哈——”旁邊埋首農活的大漢也抬起笑臉,滿口贊同的笑了起來。
“這都要感謝咱們昭皇啊!”又一老漢感慨萬千,忽而他又有些悲傷的摸了摸眼淚,“若是在早幾年,我家的娃兒也就不會活活餓死!”
老漢的一番話觸動了不少人,大家的情緒也低落下來。
一些人唏噓道:“誰不說呢!不過至少咱們現在也有了盼頭,只希望將來能好起來吧!”
聽到老百姓的心聲,昭皇也是感觸良多,同時更加堅定了他推行新政的決心。
鳳朝歌以一個平常路人的身份對百姓們鄭重說道:“大家放心吧,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的!”
他這一句話,頓時引起了不少百姓的應和。
“但願吧!”
“但願啊!”
“希望陛下更英明一些,咱老百姓的日子也就有盼頭了。”
老百姓就是這樣,誰能給他們吃飽飯,穿暖衣,他們就會忠心擁戴他,支援他。
與那些虛華的承諾相比,他們更相信眼前看到的實際。
因為,生活就是現實。
你就知道脫衣服【1】
一連幾天,鳳朝歌一行人視察了多處試驗田。
各地的收成均比往年好許多。
嚐到新政的實惠,百姓的積極性很高,這使得昭皇在百姓心目中的呼聲和威望也是日漸高漲。
而這些顯著的成果,也讓那些曾經對唐妃存有偏見的官員徹底消除了芥蒂和隔閡。
一切都在按照昭皇的設想在循序漸進的發展著。
…………
視察結束後,他們一行人並沒有立即返回昭京。
他們裝扮成商旅模樣,一路向東,沿著原管兆與南司相鄰的邊境線,進入了昭國與南司交界處的一座邊陲小鎮。(原來是管兆與南司的一處交界地)
穿過國界線,周圍的環境也有了明顯的變化。
與昭國的稻田豐收景象不同,這裡大部分的稻田青黃不接,乾癟的稻穗在風中懨懨擺動。
倒是周邊大片大片的桑樹苗長勢極其旺盛,顯然是經過細心的照料和培育。
放眼望去,一株株矮小整齊的樹苗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由遠眺望,彷彿是一顆顆鮮嫩的綠珍珠點綴在廣闊的黑土地上,真是美極了。
栽種桑樹本不足為奇,但倘若你走過路過的地方,良田全變成了桑樹田,就叫人不得不心生怪異。
唐寧向朝歌問道:“他們怎麼不種糧食?”
鳳朝歌睨眸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