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南過去的華人就多半住在md的上部份。
所以在md華人當中,有“上md”和“下md”這樣的說法。
不過華人從雲南一帶,早在漢唐時期就開始移居md,這也是md華人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區別最大的地方。
至於移居的原因則有很多,或是前往從事商業貿易,或是被緬北豐富的礦藏吸引了大批華工。
但果敢人儘管只是md華人的一部分,卻又不同於其他md華人。
md在經歷了近幾十年的政局動盪,尤其是排華事件發生之後,當今的md華人已經是面目全非了。
據粗略估計,md華人大約為八十萬到一百萬,仰光可能有三十多萬。
md是一個軍政府掌權的國家,每7個md人中就有1名警察。在這樣一種環境下生活,華人是相當低調的。
他們與md人在公開場合穿同樣的服飾,講著一口道地的md話,使用md人的名字,與md人雜居一起,身份證件上也不再表明自己是華人,反而極力掩飾自己是華人的特徵,免得受到歧視。
不僅如此,華人與當地人的通婚現象也十分的普遍。
完全可以說,華人的民族性已經從外在的生活、相貌到體內血液,與md人進行了數百年的長期融合而被同化了。
這主要是因為md在奈溫時代推出《公民法》,包含了許多歧視非md籍華人的條款。
例如,只要父母當中一方是非md籍,本人就不準入大學。
而且沒有md國籍,華人就幾乎不可能尋找工作和做生意,因此華人被迫不情願的紛紛入籍。
加之華文學校和華文報紙一度被禁,因此華人社會才會呈現出今天這樣一種局面。
相比之下,果敢人則不同,這種不同即在於他們保持了中華傳統文化,也在於他們的國籍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md軍政府曾經試圖向果敢人頒發有特殊區別的紅皮身份證,但是被果敢人嚴詞拒絕,願意花錢購買普通身份證的果敢人,又少的可憐。
此外,果敢人的自治權力很大,基本上就是國中之國。
嚴格的來說,龐勁東四叔祖龐文瀾組建的果敢共和軍,並不能夠代表果敢人。
在歷史上最為紛亂的那個時期,果敢地區有三大勢力,一是楊振聲的反緬武裝,其中一部分在泰國由楊振業領導;二是大毒梟羅星漢受政府扶持的自衛隊武裝;三是彭家聲領導的由年輕人組成的反緬武裝。
果敢共和軍遊走於三大勢力的邊緣,而且表現的像變色龍一般。時而與這股勢力走得近,時而隸屬於那股勢力;一會要求果敢自治,過一會又支援md政府完全接管果敢。
因此從沒有人把他們單獨看待,也從沒有人拿他們當回事。
第十五章 果敢共和軍
正因為民族關係複雜,各派勢力林立,龐文瀾帶殘軍在果敢地區落足後,時時如履薄冰一般,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方法創造生存與發展的機會。
同時,龐文瀾與當地的果敢人結合並獲取他們的支援,還採用通婚、漢化等方式,吸收融合其他民族。
事實證明,這種變色龍政策是非常有效的,不僅讓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果敢地區的三大勢力身上,爭取了時間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同時也讓所有人以為自己只是一根牆頭草,從而隱藏了真實用心。
不過,長時間以來,外界對果敢共和軍實力的猜測,有許多不實之處,楊家威對龐勁東的講述也有一些吹噓的成分在裡面。
根據龐勁東掌握到的情況,果敢共和軍今日能夠調動的兵力不過一千餘人而已,其中只有三百多人是真正的核心力量,主要是當年殘軍的後代和認同龐文瀾政治理念的果敢人。
其餘的則是各個民族拼湊到一起的雜牌軍,還有來自境外的國際僱傭兵。
表面看起來,龐文瀾在叢林裡打拼了幾十年,發展起來的隊伍不過千餘人,尚且不如自己侄孫用了半年不到時間在m國訓練出的僱傭兵,但實際上問題並不是這樣的簡單。
龐勁東組建血獅軍團的時候,上有來自m國高層的支援,下有當年的弟兄們鼎立支援,中有雄厚的財力支撐龐大的開銷,不可不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相比之下,叔祖龐文瀾既無天時,也無地利,更無人和,除了一幫在內戰中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殘軍,幾乎是一無所有。
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面對著複雜的民族關係和政治環境,還有環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