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
“那丞相有什麼辦法?”孫紹雖然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還是很謙虛的問道,虞翻既然這麼說,那他應該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臣的方案正相反,鼓勵納妾,但是限定一定財產或爵位的人才可以納妾,以及不同的納妾數量。”虞翻道,他見孫紹臉上有些不明白的疑問,又接著解釋道:“現在泰州和海州,包括越郡、夷郡在內,有錢和有爵位的人是什麼人?幾乎都是我們漢人,經商的有錢,從軍的有爵位,又有錢又有爵位的人也不在少數,要論實力,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既然大王要儘快的增加漢人的人口,為什麼還要限制他們納妾生子?正相反,應該大力鼓勵他們才對,只要他們娶得起,能生多少生多少,一個人生他十七八個兒子,用不了幾年,漢人的比例就會大大增加。”
“可是,這樣一來,哪來這麼多fù人?”
“漢人fù女不足,正好可以吸引扶南土著fù女啊,把那些漂亮的、身體好的都吸引來給我們漢人做妾,漢人有錢,地位又高,還愁找不到女人?那些娶了妾的人要養活妻妾兒女,有了壓力,才會想到更努力的工作,賺取更多的錢,掙更多的軍功,大王有所行動,他們才會更賣命。至於那些扶南土著,他們娶不起妻,豈不正好?”
孫紹啞口無言,不得不說,虞翻這個主意雖然聽起來很刺耳,但是卻真的很實用,比他原本打算的那個實用多了。其實細一想,後世不就是這樣嗎,雖然實行了法律意義上的一夫一妻,但是有錢的有權的哪個不是二奶、三奶以至N奶的,他們霸佔了最多的女人,進一步的擠壓了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間,和諧社會比腐朽墮落的資本主義還要腐朽墮落。孫紹沒想到的是,自己現在居然成了這個腐朽墮落的一員。
“大王可知道,從高祖血脈傳下來的劉家子弟的有多少人?”虞翻笑道。
孫紹搖搖頭:“一定很多吧?”
“非常多。”虞翻冷笑一聲,“不算劉備那樣譜系都說不清的劉姓子弟,在籍的也在十萬以上。”
漢代的皇室有譜系,只要是高祖皇帝傳下來的子孫,不管還有沒有爵位,哪怕是平民,只要生了孩子,都要到官府登記,這些人口由宗正直接管理,大部分人雖然已經享受不到皇家的好處,只不過戶口登記與普通百姓有所區別而已。那些時代久遠的,大概自己都忘了是哪一代子孫,但是隻要去查,通常都能查到譜系,當然了,戰亂期間這些譜系可能會損失,那就真的說不清了。
劉備是正宗的高祖子孫,這不假,可是他家因為年代久遠,早就說不清自己的譜系,而漢家的譜系又在董卓遷都的時候燒得七七八八,根本找不到相關的檔案,所以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別人卻不相信,因為皇家已經沒有檔案可查,就這個皇叔也有別的說法,有人說,按照劉備自已說的承繼譜系,他根本不是皇叔,而是皇侄,輩份比當今天子劉協還要低一輩。
當然了,這也是劉備不學無術的一種表現。
“十萬?”孫紹倒吸一口涼氣。
“沒什麼,其實到哀平之際,劉家子弟就已經超過十萬了,後來西京之亂,被殺了很多,這些人大多數是光武皇帝傳下來的,如果大漢四百年沒有那一場大亂,只怕劉家子弟已經超過五十萬。”
孫紹為之咂舌。從漢高祖劉邦到哀之際,實際不過二百多年,也就是十幾代人,居然由十來個人變成幾十萬,這增長速度真夠嚇人的。從這個角度一看,那虞翻的辦法才是真正的好辦法。
“丞相言之有理。”孫紹心悅誠服的說道,想了想,又說道:“可是這樣一來,扶南的人口必然增長很慢,種地的人少了,而消耗糧食的人卻越來越多,糧食的供應豈不是會出現問題?”
虞翻一揮手:“此一時,彼一時,到了那個時候,再調整便是了,哪有一個制度可以包用百年的?”
孫紹恍然大悟,不得不承認,他有些思維僵化了,而虞翻這個易學大家在“窮則變,變則通”的思路上要比他靈活得多。
“那行,丞相你擬一個方案,看看怎麼實施才好。”孫紹很高興的說道。
“大王,這個事首先便涉及到授爵。”虞翻從懷裡掏出一份奏疏遞到孫紹面前,接著說道:“目前有爵位的大多集中在軍中,除此之外有爵位的人很少,商人們雖然很富有,但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爵位,而官員之中大多也是低爵。臣以為,整頓爵制首當其衝,而且還要規定好爵位的繼承製度,臣建議,納妾可以不論種族,但是妻必須是漢人,而且在繼承爵位的時候,漢女生子要排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