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笑了笑,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想法很不靠譜。他沉默了片刻,見楊彪氣息粗重,臉sè潮紅,神情疲憊,把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笑著說:“楊公累了,好好休息吧,有什麼話,我們回了洛陽再說。”
“不,陛下,老臣有話要說。”楊彪伸手拉住天子的衣袖,無力的搖搖頭:“老臣已經八十有四了,老臣也不知道天還能不能見到陛下。陛下,請容老臣把話說完。”
天子詫異的看著楊彪,見楊彪的臉上泛出一陣不祥的紅,頓時大吃一驚,他起身就要叫太醫,卻被楊彪拉住了。楊彪搖搖頭:“陛下,無妨,老臣雖然無力,可是還沒到那個地步。陛下請寬坐,容老臣細言。”
天子愣了一下,忍不住雙目含淚,他忽然之間覺得,也許這是楊彪最後的話了,不敢怠慢,恭敬的跪坐在楊彪面前,凝神恭聽。
“孫紹心中有大漢,他以我大漢為榮,可是他愛護的是大漢上千萬的子民,他不希望任何人傷害他們。”楊彪喘了兩口氣,雙目炯炯有神的看著天子:“陛下是天子,天下人都是陛下的子民,愛民如子,本是陛下的天xìng,陛下要想讓大漢之火延續下去,一定不能忘了這句話。這樣的教訓已經夠沉痛了,千萬不要再來一次。否則的話,今日的忠臣孫紹,明日便是覆滅大漢的急先鋒。”
天子愕然失sè,怔怔的看著楊彪。楊彪咬著牙,屏息盯著他的眼睛,直到天子失魂落魄的點點頭,才鬆了一口氣,喘了兩聲,才又接著說道:“陛下,老子云,治大國如烹小鮮,眾人皆雲此言治國之易也。然,老臣從政六十年,從未見治政有易事,臨老方晤,此言治國之極難也。小鮮入釜,火大則易焦,火小則不熟,味重則掩魚之鮮,味淡則難去魚之腥,何嘗為易啊。”
天子忍不住吞聲飲泣,他知道楊彪這是告誡他不要輕舉妄動,不要想著輕易就能恢復大漢的榮光,不要奢望很容易的除掉四王,他們已經羽翼豐滿,現在又相處甚好,想要逐個擊破無異於痴人說夢。一旦不慎,反而會招來大禍。他知道楊彪所言字字一針見血,因此連連點頭,並無反駁之意。
“慎之,慎之。”楊彪長長的吐了一口氣:“陛下,老臣想過幾天安閒的日子,請辭丞相之職。”
“啊?”天子抬起頭,猶豫了片刻才問道:“那……誰當繼之?”
“顧雍。”楊彪的眼神開始發散:“顧雍是最合適的人選,大將軍,丞相,太尉,都和孫紹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有他們在朝中輔佐陛下,越國一定能成為陛下最可靠的屬國。只要有越國在,大漢就不會有危險。”
“讓我兒楊修去越國為官。”楊彪的聲音變得飄忽起來:“把四王之誓傳到各郡縣,和越國保持全面的溝通,大漢……大漢一定……一定會再次中興……”
天子痛哭失聲,連連點頭。
楊彪的臉上lù出了安祥的笑容,慢慢的閉上了眼睛,大手從天子手中緩緩的滑落。
共和五年正月十五夜,丞相楊彪薨於東海,享年八十四歲。
孫紹等人聽到噩耗,都十分驚訝,趕到天子座船上向楊彪的遺體告別。在楊彪的遺體前,天子用沉痛的心情轉述了楊彪的部分遺言,孫紹等人相約起誓,一定精誠合作,共扶大漢。很快,天子命令顧雍為丞相,主持楊彪的喪事,同時發出六百里加急,讓漢中的楊修前來扶靈,先把楊彪迎回洛陽辦喪事,然後再扶柩回弘農安葬。
接下來的談判有些沉悶,雖然大家各懷心思,但是楊彪的去世還是讓每個人都覺得惋惜,他們一邊討價還價,商量四國之間的合作,一邊向天子上書,請求追封楊彪,贈諡。經過一番討論,最後天子追封楊彪為華yīn侯,諡曰文。
因為楊彪的意外去世,原先的談判程序被打亂了,孫紹只得把程序加快,他先後與曹彰、劉備和孫權達成協議,進一步細化通商的條件,儘量做到雙方都能有利。對於曹彰來說,除了通商之外,還有資助他北伐的事。孫紹提出,曹彰在晉陽一帶尋找涅石(煤),現在他鍊鋼和蒸汽機都需要大量的煤炭,東北雖然有煤礦,但是人口太少,不如把生意給曹彰做。山西是中國煤礦大戶,在漢代的時候,lù天的煤礦就已經有所利用,曹彰對此也略知一二,現在知道這些東西可以換錢,當然歡喜不禁,眉開眼笑的應了。
孫紹隨即又和劉備、孫權洽談,和劉備談的是合作征服南疆的事情,劉備怕孫紹趁機進入他的地盤,所以只想和孫紹買軍械,不敢要孫紹出兵幫忙,孫紹暗笑,卻做出一副很不甘心的樣子,直到劉備找到關鳳說情,這才勉強應了,同時商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