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5部分

樣一來,責任直接落到了他這個手中沒有一兵一卒的監軍身上。他甚至不如公主孫魯班,孫魯班還有周循帶領的兩千私兵保護呢,他只有謝景和諸葛恪這兩個幕僚。

諸葛恪也有些頭疼,他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但是他依然信心十足,相信憑藉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這樣一件功勞。

“太子,有呂定公去交州,平守日南郡也足夠了。”諸葛恪從容自若:“且不說還有越王的大軍,就說呂定公和周伯英手下的人馬,擊退日南那些夷人也足夠了。”

“我看未必吧。”謝景不以為然的搖搖頭:“我聽說越國的丞相和御史大夫都不同意出兵日南。”他瞟了諸葛恪一眼,嘴角的鬍鬚顫了顫:“日南我是吳國的疆土,對越國來說,死的不過是幾個商人,他們何至於興師動眾?這場戰事恐怕指望不上越國。”

孫登眯起眼睛,打量著謝景那複雜的神情,此時卻顧不上分辨其中的個人意氣,在失去了步騭這麼一個大助力之後,他不免對孫紹能否出兵交州也有些懷疑起來。正如謝景所說,日南之變,越國損失的不過是幾個商人,一些貨物,雖然越國重商,但是為了幾個商人的死而興師征伐,這恐怕只是孫紹一廂情願,他真正的目的也許是霸佔日南,為商人的死報仇只是一個幌子罷了。現在丞相和御史大夫都表示反對,他還能那麼堅決嗎?

看來這次交州之行只能靠自己了。

……

孫紹看著一臉嚴肅,堅決不肯讓步的丞相虞翻和御史大夫陸績,捏著眉心不說話。他早就預料到這兩人會反對出兵,但是沒想到他們會這麼堅決。虞翻揮舞著大袖,慷慨陳詞,唾沫星幾乎能給他洗個臉。他說,越國這幾個月吸引了近兩萬戶的百姓,他們剛剛在越國定居,心中的疑慮還沒有完全消退,這個時候應該以穩定為主,等他們真正安心了,到時候再出徵不遲,現在倉促出征,不僅物資準備有困難,而且一旦有所挫敗,只怕這些人對越國的信心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到時候我們前期投入的大量財力、物力都會一無所獲。要打可以,過兩年再打,現在不行。

陸績沒有那麼多話,但是他說出的話和扔出的石頭一樣**的,毫無商討的餘地,你要出兵可以,請你先免了我的御史大夫之職,我寧願到朱崖學院去做學問,也不忍心看到大王勞師無功,剛剛展現出良好發展勢頭的越國遭受重大挫折。

評良心說,虞翻和陸績的說法都很對,越國在這種發展勢頭迅猛的情況下確實不宜大動,所謂“穩定壓倒一切”,雖然聽起來很俗套,但卻是很實在的道理,對於統治者來說,任何時候穩定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死了幾個商人算什麼?想想大漢吧,邊疆的鮮卑人鬧了那麼久,年年擾邊,也沒能動大漢的根基,可是黃巾一起,天下就大亂了。

然而孫紹有孫紹的想法,他也不與他們爭論,只是用袖子抹抹臉,皺著眉頭打斷了虞翻的話:“丞相,你最近有些上火吧,這口氣可是重得很。”

虞翻老臉一紅,這才發現自己剛才太激動了,噴了孫紹一臉的唾沫星子。他尷尬的退了一步,躬身施禮:“老臣無狀,請大王恕罪。只是老臣忠心為國,肺腑之言,還請大王三思。”

“我沒有說你們說錯了。”孫紹擺擺手,示意虞翻和陸績不要緊張:“意見有所不同,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了,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有什麼不同意見,大家共同商討,這是我一直強調的原則,你們並無不當之處。”

虞翻鬆了一口氣,雖說他性子直,不願意趨炎附勢,可是惹怒了孫紹這樣的君主多多少少會給自己帶來不利,這已經是他用半輩子的蹉跎驗證無誤的道理,孫紹能夠不計較他的脾氣,對他來說已經十分難得了。只是他既然身在相位,就必須恪忠職守,明知道這事不對,卻顧慮自己的安危而不言,那不是他虞翻做人的準則。

“大王,臣並非不支援征伐,可是從我們收到的訊息來看,扶南國地廣人眾,遠非夷洲可比,這開戰容易,結束就由不得大王了。大王,為了幾個商人興師,卻犧牲了無數將士的性命,這值得嗎?”虞翻進一步苦口婆心的勸說道:“臣以為,大王養兵蓄銳,再等兩三年,屆時越國戶口豐盈,至少可以再增兩萬大軍,兵精糧足,再攻扶南國豈不是更妥當?”

“丞相,你說的當然有道理,可是,我也有我的道理。”孫紹站起身來,走到虞翻面前,懇切的看著虞翻:“我說過,我越國的朝庭不是一言堂,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當我們發生分歧的時候,不是說你一定要聽我的,也不是說我一定要聽你們的,我們擇善而從,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