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來,要不然我會在大海上迷路,一會兒又說快過年了,你等我過完年再說吧。孫權開始也沒在意,說實在的,他只是迫於輿論壓力,並不是真心想讓孫紹帶兵打仗,孫紹不積極,他更高興。可是後來他發現問題比他想象的更嚴重,首先是東海的戰事越打越麻煩,呂範按照孫權的命令護了一次航,蘇粗腿還真來了,只是結果讓呂範很沒面子,一番激戰之後,八千精兵損失了三千多,船也損失了近一半。他護航的商船倒是沒什麼損失,可是這樣護航的代價太大了,準敢再來一次?於是護航誘敵的方案擱淺了。
東海沒有平定,呂範又不敢護航,商船就不敢出海,大批的商人被堵在建鄴,怨聲四起,吳郡的張家、顧家、朱家、沈家、陸家,會稽的孔家、魏家、虞家都有人來抱怨,不知什麼時候起傳出一個訊息,說當初橫海將軍兩艘船就打得幾萬海盜落花流水,怎麼呂範八千人這麼久了還平定不了東海,究竟是什麼意思?東海不太平,那麼能打的橫海將軍卻閒置在家抱孩子,至尊究竟是什麼心態?
與商人的呼聲互相呼應,原本被孫權已經擺平的家族內的怨言又被人重新提了起來,在新年大饗的時候,徵虜將軍孫賁當面向孫權提出了置疑。
孫權明知道孫賁替孫紹出頭是假,自己有怨言是真,可是又不好多說什麼,只好再次派陸遜催促孫紹出發。這次和上次不一樣了,上次孫權試探的成份很重,去不去的並不重要,孫紹不去還可以派別人,這一次輿論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