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他們將手中的長矛端平,指向前方,在持盾戰士的身前布起了一道矛林。緊跟在後面的是兩排漢人弩手,手裡端著清一式的蹶張弩,弩上的箭枝斜指向前上方,手指搭在弩機上,隨時準備發射。
在這四排戰士的後面,是由奴隸們推動的攻城車。攻城車體量巨大,前左右三側都用厚厚的木板遮住,粗大的木頭伸出木板外至少兩尺,這樣可以防止敵人用弩炮轟擊擋箭的木板,儘量可能的保護藏在裡面的戰士。
木板上開了很多射擊孔,這樣箭手們不用開啟木板就能在裡面進行射擊。攻城車分四層,最上面一層是供登城的戰士用的通道,下面兩層裝了兩百箭手,最下面一層是空的,供推動攻城的奴隸藏身,每個攻城車都裝了八個巨大的車輪,車輪也藏在車體內,以免被敵人攻擊到。
六十臺攻城車在不到兩裡的戰場上鋪開,兩臺攻城車之間相隔二十步左右,保持著一致的步調向前,速度雖然不快,帶來的威壓卻非同小可。看著猶如移動城牆一般緩緩逼來的攻城車,城上的薩珊人都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冷氣。
阿爾達希爾皺起了眉頭,難道他們的炮石短缺到這種地步,居然要直接用攻城車強行攻城?
很快,阿爾達希爾就看到了弩炮。在攻城車的背後,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