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請罪,管承的海盜團伙雖然被打掉了,但是管承跑了,沒抓著。當然了,管承雖然跑了,但是他只是一條漏網之魚,沒什麼實力,以後只能東躲西藏,度此殘生,不可能再為禍渤海了。
孫紹假模假式的責備了崔謙一通,曹丕雖然不知道真假,但眼前這麼多俘虜和戰船是實實在在的,他壓抑著自己的興奮,請孫紹主筆向天子請功。孫紹心知肚明,於是以越王的名義向天子報功,他把大部分的功勞都讓給了曹丕和臧霸等人,在他的筆下,策劃指揮這場大捷的是曹丕,奮勇作戰的是臧霸、孫觀的青徐水師,至於他的震旦水師,不好意思,來遲一步,趕到的時候仗已經打得差不多了,真是愧對天子的信任。
曹丕心滿意足,帶著精心挑選的海盜船和俘虜起程趕往鄴城獻俘。臧霸、孫觀又和孫紹詳談了合作事宜,這才依依惜別,而孫紹則帶著震旦水師在蓬萊港休整。
休整期間,他除了帶著水師在孫觀之子孫親的陪同下檢視了沿途可以停靠的港灣之外,又派出了一支精幹的測繪團隊,從蓬萊港起航,一直向北。他從俘虜的口中得知,從蓬萊港向北可以一直到達遼東,但是他們沒有航行到這麼遠過,只是從那些海上失事的商船的口中聽說而已。孫紹知道這裡是渤海海峽,但是他不知道渤海海峽究竟有多寬,他的水師現在續航能力在一個月左右,如果超過一個月,那他就要三思了。目前還沒有詳細的海圖,在一望無際上的大海上如果沒有確切的航向,很可能會迷路,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他雖然想盡快的找到這條海路,但是又不想冒太大的險,如果沒有把握,他寧願多繞點路,沿著渤海灣航行一圈,反正他也要巡視一下他的領海。
一個月後,當天子的嘉獎到達的時候,測繪隊也回來了,他們沿途測繪了幾十個小島,一直向北走了三百多里,還是沒有看到遼東的海岸,只能無功而返。
孫紹很詫異,他知道雖然漢代的三百多里比後世的一百五十公里略微少一點,但是少得有限,渤海海峽有這麼寬嗎?他心裡沒底,這時候後悔地理沒學好也來不及了,誰讓上學的時候地理是副科,全讓道給數理化了呢。
好在孫紹早有心理準備,他並不算太失望,反而安慰了那些沮喪的測繪隊員幾句。這些人自從受訓以來,立下了不小的功勞,一個個都有點眼高於頂了,受點挫折也是好事。
天氣漸漸開始熱起來的時候,休整完畢的孫紹再次起航,扯足了風帆沿著海岸向北駛去。出了青州界,進入冀州界的渤海郡,渤海郡太守高洪早就得到曹丕的通知,客客氣氣的一路陪同,過了清河,孫紹看到了笑盈盈的曹彰和孫泰。
“殿下好自在,從青州到這裡足足走了三個多月。”曹彰一見面,就拱拱手笑道,笑聲中自有幾分豪爽之氣,孫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曹彰。和與有些陰柔內斂的曹丕之間只有利益交換不同,曹彰的爽快讓孫紹十分對胃口。
“聽說足下擔任了幽州刺史,我早就想趕到幽州來和足下一會,只是一路要檢視的地方太多,所以耽擱了些時日。好在現在時間也不錯,南方夏日炎炎,正是悶熱的時候,我趕到幽州來避暑,又能和足下這樣的好漢子聚首,也算是人生一快事。來,請上船,我備了薄酒,我們把酒臨風,聽足下講述當年的桑乾河之戰。”
曹彰和孫泰一路走來,經常聽孫泰說起孫紹,孫泰的口氣中總是充滿了自豪,聽得曹彰又是好奇又是有些不服氣。他自己是個力搏熊虎、武藝超群的勇士,平常頗有幾分自負,聽說孫紹年紀輕輕就戰敗了張遼,他還有些不服氣,專門去找張遼的兒子張虎打聽過這件事。張虎當然不好意思說,含糊之中,說當時有些湊巧云云,曹彰當然就往不利於孫紹的那方面想了。聽孫泰說起孫紹的戰績,他十分不服氣,一直想著和孫紹較量較量,所以這才主動到清河來迎孫紹。要不然的話,縱使孫紹貴為越王,他曹彰又豈能把他放在眼裡。
讓他沒想到的是,孫紹一見面就提到他的得意之作桑乾河大戰,而且話語之中充滿了敬佩之意,倒讓他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略作猶豫,舉步就要上船,站在他身邊的護烏丸校尉田豫連忙扯了一下他的甲裙,示意他不要上船。曹彰一擺手,從容說了一句“無妨”便大步上了船。
孫紹這才注意到田豫,用眼神詢問曹彰道:“這位是?”
田豫無奈,上前拱手施禮:“外臣護烏丸校尉漁陽田國讓,拜見越王殿下。”
孫紹恍然大悟,他看了一眼崔謙,笑了,伸手相邀:“原來是田君啊,久聞大名,宛城時未能一見,沒想到今天碰上了。來來來,今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