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如海遠遠的便看到了守在路邊兒的一群人。尤其是將懷裡的孩子往邊兒上一塞的林義。當然此時林義也看到了林如海,遠遠兒的便起了身,將伢子塞兒子懷裡去了,站起來動靜太大。將小杌子都掀翻了。也顧不得扶起便向林如海跑了過去。
林如海見到一雙老眼含著淚的林義時,心中也是感動不已的。尤其是林義讓兒子將伢子抱過來給林如海磕頭的時候,林如海恍惚也想起了當年的事兒。也是在這裡。林義帶著只有四歲多的大小的兒子,天不亮就守在路邊兒上等著給自己磕頭。
一時間林如海的眼中也蓄滿了淚水。見當年那小子當真要叫醒孩子時,才瞪了眼林義。伸手阻止了那小子,順手抱過孩子,遞進黛玉的馬車裡。此處也不是說話的地兒,何賈敏的棺材還跟在後邊兒,林如海又與趙秉張鑫見過禮,便繼續往歸元寺而去。
歸元寺方丈原與林如海便是知交,又提前得了信兒,遂早已將一切安排妥當,專門候著林如海等人到來。故而在歸元寺雖留了一宿,卻沒有遇上任何的麻煩事兒。賈敏的法事,等等一概安置的很是妥當。
第二日一早林如海便與黛玉一道,告別了賈敏離開歸元寺。回到離開一年不到的祖宅,黛玉雖沒有任何的不適,卻因著在馬車裡顛簸這些日子顯得格外的疲倦,林如海便打發她自去歇息。黛玉想來,林如海許是有話要與人單說,遂不拒絕,告辭離去。
林如海確實有安排,早早的便打發人叫來了姑蘇這邊兒的大小管事,將自己的決定細細的與他們說明了一番,眾人亦是早已心中有數故無驚訝,具表示服從安排。事後林如海又反覆交代了林義趙秉等人。
第二天林如海便又帶著賈璉一道去了林家書院,將賈璉在林家書院中安頓了下來。在賈璉想來,此後他便要在此度過近兩年的時間。隨行的還有黃季雲這位大儒,別說,黃季雲到了書院竟是比林如海還要受到歡迎。
黃季雲不便參與林如海公務,此時便藉故留了下來,一來可以指點黛玉的功課,二來偶爾可以給這些個林家書院的學習上一兩堂課,很有些後世裡客座教授的味道。因著他生性隨意,倒也沒有人覺得不妥。
此時黛玉也在家中給婉瑜去了信,告知回了祖宅守靈,還順帶著說了祖宅的花園子是如何如何的好。一副嫻靜淡然的模樣。但婉瑜卻仍是從心中看出了黛玉那深深的憂傷,既心疼她喪母,又氣惱她發生如此大事,竟塵埃落定後才通知她。
林如海又在姑蘇陪伴了黛玉十來日。由於在孝期不能出遊,父女倆便難得悠閒的,在一起談詩論畫。偶爾黃季雲從書院返回,也參與其中。三人或煮茶聊天,或手談棋局,或漫步賞花吟詩。當然吟詩黛玉是不在行的。
黛玉前世曾經學畫二十餘載,雖是油畫且沒什麼成就,後來更是改修了服裝設計。但藝術不僅沒有國界,更能夠跨越時間的鴻溝。這一老一小師徒二人便常常能被對方的觀點所折服,當然也免不了爭得面紅耳赤之時。那時候林如海便是最好的和事老。
黃季雲見黛玉在畫作上見解獨到,比之書法,更有天賦,便決定要將黛玉培養成一代書畫大家。當然他並不知道,那些見解很多都是後世大家們總結出來的,黛玉不過是拿來主義,如今只算作是學以致用罷了。
臘月前一日,林如海便準備返回任上,畢竟公務耽擱不得,如今更是暗潮洶湧,林如海逗留幾日,也不過是釣魚而已。遂十一月二十九林如海便帶著宋時張正林平林安四人快馬返回了揚州。黛玉只站在府門內,靜靜地看著林如海,看著他越行越遠的背影。在心中默默的禱告祈求著相見之日的到來。(未完待續。)
ps: 黛玉已經回到姑蘇避免了年幼上京的結局,但是據原著推算,林如海便是在黛玉上京第三年六月病重召回黛玉的,同年九月初三死的,那麼親們覺得咱要讓黛玉在快滿孝的時候繼續守孝嗎?o(n_n)o~這個主意貌似很不錯啊!這一來便是四年左右了!不過這樣真的好嗎?真的好嗎?
第五十回 姑蘇記事(1)
自從林如海幾人離開後,黛玉便真正開始了閉門守孝的日子。除了賈璉,每過三五天便從書院回來看她一次,便是黃季雲似乎也忙碌著什麼,只回來給黛玉上了兩天的課便不知所蹤,好久都沒有再出現過。
黛玉像是突然回到了前世的生活,有那麼一段日子,林瑤也是如此,每日裡獨自待著很少與人說話。即便身邊兒來來往往的人,她也願意做一個旁觀者,甚至很多時候是在走神,誰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其實她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