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個色狼的。
骨朵伏地下去,柔聲道:“公主,郡王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男人了,公主能嫁給郡王,也是上天修來的福分。”
骨雲柳眉一挑,皺了皺眉,一時間卻是無法反駁。
第七百一十二章 范陽戰報
第七百一十二章范陽戰報
孔晟拿下宋家的那一日,唐軍在范陽外圍慘遭敗仗,損兵折將上萬人,戰報傳出,震動朝野上下。
這事兒應該怪皇帝。
如果是按照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打算,徐徐圖之,也許一年,也許兩載,慢慢就會拖垮史思明的河東叛軍。可是皇帝著急安定天下,竟然三日之內連下數道詔命,命郭子儀和李光弼兩路進攻范陽,力求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史思明。
不得已,李光弼等人出戰,唐軍大敗,河陽、懷州等軍事要地盡歸於史思明。李光弼大敗,麾下十萬大軍損失超過一萬人。唐軍整體潰敗,不但沒有拿下范陽,還丟了東都洛陽,失去了唐軍的前方大本營。
郭子儀五百里加急軍報抵達長安,皇帝在政事堂內與李泌杜鴻漸以及顏真卿等數名宰相一起聽取軍報,包括太子李豫也在坐。
雖然吃了敗仗,但皇帝卻沒有意識到真正嚴重的後果。但郭子儀的軍報卻是如實奏報,得知損兵折將過萬人,唐軍一路潰敗,還丟了洛陽,皇帝大驚失色,忍不住拍案而起,憤怒道:“李光弼真是無能之輩,罪該萬死,如此損兵折將,洛陽淪陷……氣煞朕了!”
李泌和杜鴻漸對視一眼,心道我軍慘敗,都是皇帝心急所致,與李光弼何干?但皇帝是無論如何不會承擔兵敗責任的,承擔責任的只能是李光弼了。
李泌深吸了一口氣,起身躬身道:“陛下暫息雷霆之怒。目前當務之急,是命郭子儀和李光弼嚴守河南一線,預防史思明叛軍緊逼長安。爾後,再徐圖光復洛陽。”
“至於李光弼,臨陣換將是為軍中大忌,何況我軍剛剛吃了敗仗,軍中不可一日無將。而朝中武將,能超過李光弼用兵之能者,寥寥無幾,還請陛下三思!”看得出皇帝要拿李光弼開刀當替罪羊,杜鴻漸趕緊起身進言。
皇帝的臉色很難看,他的呼吸急促,喘息著又緩緩坐下。他何嘗不知,這一次唐軍吃了敗仗,與自己的連番詔命威逼李光弼盲目進軍有關,但無論如何,李光弼敗得如此之慘,還是讓皇帝震怒。
洛陽竟然又落在了史思明叛軍的手裡,這就對長安構成了致命的威脅。難道大唐朝廷和自己這個皇帝,又要如過去的老皇帝一般,再次倉皇出逃嗎?一想起這個,皇帝就心急如焚。
李豫眼眸中掠過一絲欣喜。
李光弼吃了敗仗,他是樂於見到的。這正是他重掌兵權的大好時機。
李豫緩緩起身,向皇帝躬身施禮道:“父皇,洛陽失陷,長安危在旦夕。不能遲疑了,兒臣願意率軍三萬,進攻洛陽。有李光弼、郭子儀和兒臣這三路大軍圍剿,不僅洛陽可一舉光復,還可大舉進攻范陽,徹底平了史思明之亂!”
“兒臣願意為父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兒臣願意與我大唐將士同甘共苦,浴血疆場!不破史思明,絕不回來見父皇!”李豫慷慨激昂,聲音提高了八度。
李泌和杜鴻漸暗暗搖頭,知道李豫趁機要兵權了。但李豫說的也有幾分道理,若是李豫率軍與郭子儀、李光弼三路大軍形成合圍,以李豫的軍事才幹,重新拿下洛陽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皇帝會願意讓李豫重掌兵權嗎?
國難當頭,皇帝會顧全大局捨棄個人對李豫的猜忌和防範嗎?
李泌和杜鴻漸包括顏真卿都下意識地望向了皇帝。
皇帝嘴角一抽,向顏真卿淡淡道:“清臣,以為如何?”
顏真卿呆了呆,知道皇帝將難題推給自己,自己該如何作答,必須慎重。過猶不及,還要得罪太子李豫。但若是迎合太子,又似乎要得罪皇帝。
但顏真卿畢竟是宦海浮沉幾十年的老人,起碼的政治智慧和城府手腕還是有的,他咬了咬牙道:“陛下,老臣以為,李光弼兵敗有其深層次根源,此刻對於李光弼,還是以安撫為主,穩定軍心。而太子所言,甚是有理。朝廷理應調兵遣將,速速與郭子儀和李光弼兩路大軍形成合圍,爭取光復洛陽。范陽或者一時間無法拿下攻克,但洛陽事關京城安危,絕不可丟!”
皇帝聽了眉梢一挑,心道顏真卿你這個老狐狸啊!竟然給朕耍這種花槍,可恨可惡!
顏真卿即贊同了李豫的話,又沒有明說非要委派李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