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3部分

唐朝和回紇和不和親,在葉護看來其實無關緊要。磨延啜也好,他也罷,其實要的根本不是大唐的女人——皇帝的女兒就算是尊貴一些,對回紇人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但大唐皇帝嫁女兒的陪嫁可是相當殷實,回紇人絕對不放過這筆驚人的財富。

過去種種,和親的大唐公主郡主哪有一個不是嫁妝累盈的?太宗皇帝年間,和親吐蕃的公主嫁妝所需幾乎相當於大唐一道數年的財政收入了,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李亨輕嘆一聲:“與回紇和親,賜婚公主,這不是小事,葉護,你且回去耐心等候,容朕與滿朝文武商議商議再說吧。”

葉護哦了一聲,緩緩起身來,卻是凜然道:“陛下,回紇鐵騎五萬依舊在中原待命,只要陛下一聲令下,回紇所屬定當北上平叛,為陛下和朝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臣在驛館,耐心等候陛下賜婚。臣告退!”葉護昂然而去。

皇帝的臉色變得有些難堪。

葉護這話其實含了幾分威脅,皇帝是進退兩難。不賜婚,就是要違背承諾,失信於人;而賜婚,他又於心不甘,認為大失顏面。更重要的是,回紇五萬起兵停駐中原,一個不小心,就會釀成兵變,五萬鐵騎橫衝直撞,或禍亂長安,或直取洛陽,會給大唐後腹捅上一刀。

而回紇人勇猛善戰,擁兵超過十萬。一旦回紇人跟大唐因此撕破臉皮,磨延啜率主力大軍南下,大唐會再次陷入風雨飄搖的戰亂之中。

安史之亂尚未平息,再與回紇為敵,那隻能是死路一條啊。

葉護撂下幾句威脅的話就走了,他走了之後,大殿之上,滿朝文武大臣為了這事爭執起來,吵得不可開交。

以皇太子李豫為首的超過半數的朝臣認同和親,建議皇帝將寧國公主賜婚給磨延啜,安撫回紇人,免得與回紇再生戰端,同時避免失信於人。

而以李泌和杜鴻漸為首的清流之臣則堅決反對,認為認為和親是一種屈辱妥協、投降賣國,應該理直氣壯地回絕回紇人,改為相應的賞賜答謝回紇人助戰之情。杜鴻漸甚至還提出,應再次調兵遣將補防於北線,免得被回紇騎兵長驅直入。

雙方爭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肯讓步。

皇帝端坐在丹墀之上,其實有些如坐針氈坐立難安。他有些認同皇太子李豫的意見,他非常擔心因此會跟回紇撕破臉皮,導致與回紇翻臉成仇動起刀兵。

“陛下,回紇人雖有助戰平叛之誼,但朝廷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回紇從中原擄走糧草數十萬石,財富更是不計其數,如果繼續縱容其貪婪之心,讓其得寸進尺,那麼我大唐的威嚴何在?”

“更重要的是,回紇人狼子野心,一向對中原虎視眈眈,若是朝廷無限制資助其糧草輜重財富,臣擔心是養虎為患,遲早會為大唐帶來大禍!”杜鴻漸慨然道。

“杜相,你可知若是不能滿足回紇和親之求,就會失信於人,與回紇頃刻間就要動起刀兵?如今朝廷主力兵馬都在河南河東平叛前線,若是回紇從後進攻,朝廷靠什麼抵禦回紇鐵騎?”李豫冷冷一笑,面向皇帝躬身下去:“父皇,兒臣以為,小不忍則亂大謀,以公主婚配回紇可汗,一則彰顯我大唐國力風範,二則可與回紇鞏固盟約,有助於天下休養生息。”

李亨輕嘆一聲,他緩緩將陰沉的目光投向了一直在保持著異樣沉默的孔晟身上。

一干朝臣吵吵嚷嚷互不相讓,可孔晟卻無動於衷,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沒有參與和親之爭。這讓李亨感覺有些奇怪。

“孔晟,這與回紇人和親之事,你有何意見,與朕說說。”皇帝直接點將。

孔晟長出了一口氣。

他是非常排斥這種屈辱的和親政策的,這是國家懦弱的表現。事實上,指望和親去鞏固盟約本來就有些扯淡,以回紇人貪婪好戰的本性來看,他們要想進攻中原,怎麼可能因為一個公主在就放棄侵略?

回紇人此時要求和親,無非是趁火打劫,謀求的不是公主和女人,而是李唐王朝的豐厚嫁妝,說白了還是利益驅動。

可這是皇帝當初的承諾,這讓孔晟有些無話可說。這也是他沒有發表個人觀點的主要因素。

可既然皇帝問到了當面,他就不能繼續保持沉默了。

孔晟緩緩出班躬身拜了下去:“回陛下,臣以為,和親辱國,損傷國體,助長回紇國力,臣堅決反對和親。”

孔晟的態度竟然是如此堅決,這讓皇帝和滿朝文武都吃了一驚。杜鴻漸等人自是高興,孔晟身份不同,又備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