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晟整了整自己的衣衫。因為他穿著大理寺的囚服,在走出山麓路過村寨的時候,順手牽羊從一戶人家晾曬的衣服中取了一件粗布長衫套在身上,加上他一臉的灰塵,看上去有些狼狽,哪裡還有長安候和神策大將軍往日的威風凜凜?
孔晟稍加遲疑,還是定了定神,大搖大擺地朝城門口行去。因為地震過後,災民進城者甚眾,守城計程車卒也沒有太在意,將孔晟當成了普通的百姓,任由他大搖大擺地進了城,找準方向,直奔西市。
孔晟沒有去自己的長安侯府。他估計侯府已經被皇帝查封,他也沒有去其他相熟之人的府邸,而是去了南霽雲的府上。作為禁軍副帥,南霽雲自然在城內擁有自己的將軍府。雖然規模規制不能與孔晟的長安候府相提並論,但也算是城裡的新貴之家了。
與此同時,紀國公主府上卻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紀國和寧國公主從城外校場的廢墟上祭拜孔晟回來,出人意料地在自己府上搭設了孔晟的靈堂、擺設其排位,然後紀國親自披麻戴孝,為孔晟守了一夜的靈。
任憑寧國如何苦勸,紀國總是不聽。
這倒也罷了,就在寧國睏倦在紀國府上小憩片刻的時候,第二天一早,紀國突然留下一封絕筆信,然後換上大紅喜裙鳳冠霞帔整齊,懷抱孔晟的靈位服了鴆毒。
幸好紀國的侍女趕來及時,見公主懷抱靈位躺在靈堂上嘴角滲出了絲絲血跡,早已昏迷不省人事,大吃一驚,立即召喚府中醫者對紀國進行急救。
這名醫者經驗豐富,立即採取了非常正確的急救方法,用民間土方給紀國****清毒。紀國公主府上頓時雞飛狗跳,但不管怎麼說,總算是保住了紀國的一條性命。
寧國驚慌失色,在指揮醫者對紀國進行急救的同時,及時向宮內通傳資訊。皇帝得到訊息,立即派御醫火速趕往公主府,同時讓張皇后出宮探視。
……
紀國昏迷不醒,臥在榻上,臉色慘淡無一絲血色。雖然她的人被救了過來,但身體受創嚴重,加上劇毒沒有被完全排清,在服了御醫兩幅清毒藥湯之後,紀國再次昏迷了過去。
張皇后帶著定王李侗匆忙進府,奉旨前來探視。寧國神色而悽然地迎出府門,跪拜在地泣不成聲:“母后,女兒迎接來遲,還請母后恕罪!”
寧國其實大抵了解妹妹為什麼而會突然走上絕路。一則是她對孔晟一直以來隱藏的感情在孔晟死後突然爆發,讓她情難自已;二則,不管怎麼說,孔晟都是因為抗旨拒婚而死,與她息息相關,紀國自覺今後再也無法面見天下人,一時想不開,就行了短見。
張皇后嘆了口氣道:“寧國起身。紀國這孩子怎麼如此想不開?萬幸急救得當,否則讓本宮如何向皇上交代?”
“走吧,陪本宮去看看紀國。”
少年李侗則神色複雜,從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只是默默跟隨在張皇后身後。
寧國陪著張皇后一行直奔紀國的寢殿。望著躺在榻上俏臉煞白昏迷過去的紀國,張皇后忍不住嘆息搖頭,無言以對。
張皇后本來是一番好意,結果不料卻鬧出這麼一連串的風波。先是孔晟拒婚抗旨,旋即又被皇帝押往刑場問斬,結果半路上發生地震,孔晟死於地震之中,而受到打擊的紀國公主竟然在府中設立靈堂祭拜守靈,更是走了絕路意圖為孔晟殉情!
如果紀國當真因此而喪命,張皇后自覺無法面對皇帝。
早知如此,張皇后絕對不會提這種建議啊。
寧國遞過一張紙來,這是紀國服毒前親自寫下的一封遺書,其實就是一段哀婉的話:
“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英年早逝!韶顏稚齒,飲恨而終。綺羅弦管,從此永休。趕赴黃泉,與君相伴。孔君孔君,離我不遠!孔君孔君,待我片刻!”
紀國的字跡娟秀,紙上滿是淚痕,足見她寫下這段話時的悲傷心境。
張皇后看完,神色也有些傷感:“寧國,本宮沒想到紀國竟然是如此剛烈和痴情的性子,可恨那孔晟無情無義抗旨拒婚,枉顧紀國對他如此深情!”
寧國哽咽著,淚如雨下。
少年李侗突然在一旁勸道:“寧國姐姐,好在紀國姐姐安然無恙,你也不必太過傷心了,待紀國姐姐醒來,你還是要好好勸慰開解她才好,免得她再想不開,行了短見。”
“再說了,孔晟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當時一片混亂,他未必就一定……”李侗突然欲言又止。
寧國驚訝抬頭抹了一把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