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這一次永興軍路二十萬大軍進駐大梁邊境的事來說,與太平洋上那一口氣變成了一場巨大的颱風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原本這只是一場戲,一場為了讓印江林能夠納妾的戲,可是現在這一場戲別昇華到了兩國戰略戰爭的高度。
江永壽他們三人回江南說了董正封有意合作攻取大梁的事以後,林沖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對於董正封,林沖讓情報部的人仔細調查過他。此人豪爽仗義天不怕地不怕,這句話似乎是在誇董正封。但在林沖看來卻非如此,豪爽仗義證明此人不懂如何權衡利弊,感情用事。天不怕地不怕,這證明此人做事衝動不考慮後果。
如此一個人也難怪他膽敢將二十萬兵馬派駐到大梁邊境上,畢竟僅僅永興軍路和大梁相比,永興軍路就好像一顆雞蛋,而大梁則是一方磐石。拿石頭去撞雞蛋又怎麼會有勝算?
林沖願意和董正封合作攻大梁乃是看中了此事裡面的三大好處。第一董正封手裡有梁薪在,如此可以牽制大梁,使大梁不敢輕舉妄動。第二永興軍路靠近大梁邊境,從永興軍路借道可以直達大梁邊境,如此一來這場戰局也不算一點勝算都沒有。第三即便輸了,這場戰局也是董正封的兵馬作為主要攻擊主力,到時候董正封元氣大傷,林沖從永興軍路撤退時完全可以順便將永興軍吃掉一半,或者全吃掉。
當然,林沖最終還沒有忘記這場合作的第四個好處。那就是無論輸贏,董正封手裡握著的梁薪都必死無疑。
如果林沖不與董正封合作,那麼董正封可能畏畏縮縮不敢真正攻梁,另外大梁也會派大量的說客曉以利弊,董正封權衡輕重說定最後就屈服了,說不定最後他不但不會攻梁,反而還會和大梁交好,屆時大梁完全可以借道永興軍路直達京兆,然後再從京兆轉向江南。屆時江南危矣。
如今聽見董正封同意了合同,林沖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他當即點齊二十萬兵馬往京兆趕去。
如同梁薪所預料的一樣,林沖的確不會孤身前去永興軍路和董正封談合作,他已經決定了屆時將董正封邀請到京兆府議事,這麼一點防備林沖還是有的。
這一次林沖的二十萬兵馬之中有五萬是騎兵,為了早一步趕到京兆,林沖下令步軍急行軍,然後自己帶著那五萬騎兵先行離開。從江南出發的第七天林沖到達京兆,而在他從江南出發的第四天京兆那裡就已經有人前去延州府給董正封送了書信。
書信在路上走了三天,到達董正封手裡的時候正好是第七天,這一份對時間的預估能力的確讓人佩服。
接到林沖的書信後董正封立刻拿去跟梁薪商議,梁薪帶著董正封去找了他的師父破虛以及戒執。梁薪將整件事的原委告訴給二人之後,破虛和戒執都沒有多說什麼,聽梁薪說完以後便決定陪董正封走一趟。
董正封一開始心裡還沒底,當梁薪告訴董正封這兩位是通玄境的高手以後董正封當即驚呆了,這一下他完全放心下來。
董正封本人也是一個八品的高手,通玄境是個什麼樣的境界他想象不到,但他敢肯定的一件事就是,有兩個通玄境的高手保護自己,哪怕對面是千軍萬馬這兩人也足保自己無失。
有破虛和戒執在暗中保護,董正封也就到了十二個護衛便上路了。
在路上走了接近四天的時候,董正封來到了京兆。
在京兆府的城門口外,董正封剛剛看見城門就看見一名穿著金龍蟒袍,頭戴著紫金珠冠的男子正騎在一匹神駿至極的汗血寶馬上。在男子身後幾十個身穿盔甲的將領,而在街道的兩邊則整齊的駐立著兩支馬隊,看上去十分威武。
看見那金龍蟒袍的男子,董正封猜測那就是林沖。畢竟如此與龍袍近似的衣服絕非等閒人敢隨便穿的,另外董正封還看見那男子的左手空空蕩蕩,明顯是左臂已斷。董正封聽梁薪說過,林沖的左臂曾經為他所斷,所以他更加確定那人就是林沖了。
站在隊伍最前方的的確便是林沖,這一場合作對於林沖來說十分重要,故而他做盡禮數親自出城前來迎接。畢竟合作是他提出來的,但最後商議細節時卻將人家叫來了京兆府,這樣說起來算是他林沖不對。
見到董正封過來,林沖立刻翻身下馬,他身後的一眾將領們也一起翻身下馬。林沖帶著一眾將領走到董正封面前,董正封一下將馬勒停,然後和他那十二名護衛一起翻身下馬。
林沖當先微微躬身行禮道:“林沖見到董大人,勞煩董大人長途跋涉地跑一趟,實是抱歉,還請董大人見諒。”
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