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的一位方家,名叫張熱,此人一來,又是一群人簇擁上去。
趙元啟道:“永寧也上去看看?”
紀寧搖頭道:“世子,我們還是早些進去,找地方休息一下的好!”
“聽你的!”趙元啟顯然也想過去跟這兩位名家親近一下,上去打個招呼。畢竟他原本就不是以儒學名家的身份來的,他到這次的文會中來,更多的是來當一個觀禮之人,帶著紀寧來,也只是想讓紀寧陪同他見識一下,順帶能收攏一下紀寧,讓紀寧以後可以更多幫到他。
二人走到學館門口,學館的工作人員拿出之前留的請柬名單,仔細比對過,在確定兩份請柬都是來自於崇王府之後,才請二人恭敬入內。
在場那麼多年輕人中,也只有紀寧和趙元啟兩個年輕人得以進內。
“永寧,這也算是榮幸吧。”趙元啟進到學館後,神色也帶著幾分興奮,“這次原本邀請的是我父王,因為父王沒有時間來,才將請柬交給我,原本父王是讓我帶府中的幕僚前來,但我一想,那些幕僚所知的儒學思想,未必有永寧你多,不如帶永寧你來……”
紀寧之前也在奇怪,為什麼除了他和趙元啟之外,都是一些上了歲數的人,連三十歲左右的讀書人都很少見,更別說是二十歲左右的。
現在他才知道,原來這次文會所邀請的人根本不是趙元啟,而是崇王本人,而趙元啟請他來也完全是機緣巧合。
“多謝世子了!”紀寧也的確能感覺到一種榮幸。
這就好像是大永朝規格最高的學術研討會,沒造詣是不會被邀請的,而他到來也只是作為崇王世子的陪同人員,別人也不會覺得他能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思想。
428。第428章 趙元容的擠兌
學館是京城北派的學館,暫時被租賃出來作為本次學術研討會之用,所以這裡也沒有誰是真正的東道主。
不過會有一些專門的人出來供應茶水和點心,這裡除了茶水和點心之外也不供應別的,每個到這裡來的人也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聽別人的一些學術見地,或者是將自己之前所準備的學問說出來,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或者是為了揚名立萬,更有甚者是為了跟人爭論長短計較學術的正統性。
學館的地界並不大,前面一個院子,正堂也是學館的學堂,每個人的席位就是那些學生平日裡聽課所用的客桌,是小的案桌,至於凳子都是矮凳,成年人坐上去會顯得有些拘謹,但畢竟不用寫太多東西,最多是有一點記錄,所以在這裡也不會顯得有多擁擠。
有學術爭論的人,會留在院子裡,在這裡講求的不是什麼北派和南派,講的是心學還是理學,又或者是雜學。
在這裡,心學和理學之間有爭執,在其學術內部也會有爭執,總的來說就是處處爭,沒有不爭的時候。
都是一群在地方上可以讓人敬仰的大儒,可一旦進入到學館之內,一個個就好像頑固的瘋子一樣,非要跟人一爭長短。
最開始可能只是上去行個禮,三句話就會有矛盾,院子裡的聲音很大。
但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有什麼爭執出去解決,進入到正堂坐下來之後,就不允許大聲說話了,一會學術研討會開始後,會給一些人上去發言的機會,也給了下面的人質疑的機會,至於是否有辯論會,那也要看之後研討會發展的情況。
雖然崇王世子並不參加到這次的討論會中來,但他的位置非常靠前,就在第一排,而紀寧也沾了光在第一排。
這也算是對邀請觀禮之人的一種尊重,原本準備是崇王來的,來的是崇王世子,規格就會降一些,最多是有人過來跟趙元啟打個招呼,沒人會理會趙元啟身邊所帶著的年輕後生紀寧。
“永寧,看來所有人到齊還需要一段時間,你猜猜這次學術之會,還會有誰來?”趙元啟問道。
紀寧搖頭,他根本不知這次學術研討會都邀請了誰。
趙元啟道:“就是白天你見過的那位容公子,她說今晚會過來,當我說會帶你來時,她還驚訝了一下,或許是她也聽聞過你的名聲。她可曾去過金陵城呢。”
所謂的“容公子”,其實就是文仁公主趙元容。
紀寧沒想到趙元容會來參加這種文會,但一直卻沒見趙元容本人。
紀寧心想:“現在京城賣訊息給我的人,說的是兄弟鬩牆,意思就是有人要跟皇帝爭奪皇位,如果算算有這能力跟皇帝爭奪皇位的皇親貴胄,還跟當今皇帝是兄弟的,除了崇王之外,也就是惠王。惠王和崇王都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