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子告子上》的第二節中,孟子也充當了這麼一個“奧特曼”的角色。
孟子之所以會做出這樣一番“人性本善”的言論,是因為告子認為,人的性格好似是流水,流水的開口如果是在東面,那水就會往東流,而水的開口如果在西面,水就會往西流,所以告子認為人的性格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就好像水流沒有東西之分。
原文的內容,是:“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但孟子卻認為,雖然人性跟水流相似這個觀點他接受,但他認為水流不分東西,但分上下,水永遠是從高處往低處流,他得出一個結論:“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在儒家思想中,一直在強調“人性本善”的概念,甚至在三字經中就以“人之初,性本善”為開篇,可以說是對儒家思想的一種總結,但在紀寧看來,這思想也並非是完全正確的。
因為在人性中,很多都是“惡”的,因為在物競天擇的法則中,很多人性都是在爭奪生存資源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人有貪婪之心和佔有之心,在這基礎上,會顯得對酒色財氣有自己的貪慾,這都是自然現象,至於為何一個君子能恪守本份而剋制這種貪慾,其實主要還是由社會輿論、道德、法律等等因素來約束,而不是靠所謂的“人本善”來約束。
如果沒有這些道德思想的約束,人很可能會進入到古代社會,隨心所欲,為了佔有生存和繁衍生息的資格,會殺害同伴,把其中的弱者淘汰,弱肉強食的生活環境中,只有最強者才能生存。
紀寧雖然有了如此思想,但他仍舊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來作答。
因為儒學思想,尤其是儒家中四部經典中的《孟子》題,如果把“人性本善”這個主旨給否定了,那紀寧基本也不用參加會試了,別人會攻訐他,直到他忍不住這種社會輿論而避世,或者自殺。
這就是一個時代的殘酷,看似百家爭鳴,但其實還是用輿論框架來約束人的心理。
既然是不合自己觀點的,紀寧寫起來也就不能隨心所欲了,但即便如此,這樣一篇題目,對他來說也太過於簡單。
論述“人性本善”,其實並不困難,困難的是紀寧要掌握其中是否有隱藏的別的意味的含義。
紀寧要想到的,就是張玉珏出這道題的目的。
如果說張玉珏出《中庸》題是為了彰顯“純孝”這個主題,那張玉珏出《孟子》題,則顯得意味難以捉摸。
紀寧在沒想明白這件事之前,他沒有貿然動筆去寫第一道題目,甚至連第二道《中庸》題他也沒急著動筆,他先去完成《尚書》的五經題,雖然那邊有三道題目,而且每道題目要寫四百字左右,但始終那邊所考察的內容很淺,讓紀寧覺得有自信能很好的完成。
索性一次考試有三天時間,與其在沒想明白的時候就動筆,還不如等所有都考慮清楚,再一次完成。
(快要過年了,說一下春節的更新計劃:繼續保持每天三更,大年初五(2月1日)將爆發一次,最少八更。謝謝大家支援。)
518。第518章 會試(中)
貢院之中,一萬一千多名考生,仍舊在完成他們最關鍵的一場考試,也是會試的第一場考試,四書五經的五道題目,最關鍵的也是前兩道的四書文題目。
在初九開考的第一天,光是一個上午,他就把三篇五經文的底稿寫好,順帶檢查完畢,剩下的兩天半時間,他便可以全力準備最後的兩篇四書文。
儘管他心中想了很多的思路,但歸根結底,他必須要萬千切題才可,不但要自己認為切題,還必須要讓主考官覺得非常切題。
因為《孟子》題帶著稍微的偏頗,他的注意力,轉到了第二道題目上,也是最容易被人誤解,認為第二道題目是出自於蘇中愈,但本身也是出自張玉珏的這道題目。
第二道題目:“舜其大孝也與!”
語出《中庸》第十七章,先由孔子來發表感慨,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舜該是個最孝順的人了吧?由此來展開議論,認為上古大帝舜,在德行方面是個聖人,地位上到了最高的天子,而財富上是富有四海,宗廟社稷祭祀他,子孫傳承他的基業。
由此得到一個論斷,認為只要有“大德”的人,就會有成就,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偉人。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故大德者必受命。”
如果是一般的考生來做這道題目,考慮到是蘇中愈所出的題目,議論的重點,已經不在純孝方面,而認為純孝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