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次戰鬥中,商毅並不打算仍然讓只中華軍只戰,畢竟這是面對幕府軍的三十萬大軍,雖然真的打起來,中華軍依然勝面較大,但自身付出相當的損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是在中國,當然不用擔心,但現在是在日本,商毅必須要讓中華軍保持在取勝之後,仍然有壓制得住日本全國的實力,因此這一戰中所有參與倒幕的各大名都要出戰,讓他們先和幕府軍去火拼,中華軍再出手收拾殘局。
另外雖然這次商毅不打算吞併日本,但在日本扶植一批親中的大名,還是有必要的,而這一場戰鬥也是考查可以扶植的人選,看誰作戰努力,就扶植誰。到不是說誰賣力,誰拼命就表示他完全倒向中國一方面,但致少努力作戰的大名將在日本被孤立起來,以後想要在曰本生存下去,只能依靠中國。說白了就是交頭名狀。
商毅的大帳設在笹尾山,當然是以笹尾山為全軍的指揮中心,而商毅對這樣的佈置非常滿意,當年的關原之戰,西軍大體也是這樣佈置,只不過當時還佔據了東部的南宮山,使東軍只能沿中山道排成一字長蛇陣。而現在南宮山己經被幕府軍佔領了。
亞莉桑徳拉和豐臣薰,還有豐臣餘眾當然也都隨商毅一起出戰,都來到了笹尾山。豐臣薰心裡也頗為感慨,因為這裡是豐臣氏真正衰落的開始。
亞莉桑徳拉當然理解她的心情,拍著她的後脊,道:“放心吧,這一戰我們贏定了,連本帶利,都要讓徳川幕府吐出來。”
豐臣薰也被她說樂了,畢竟她對中華軍還是有相當的信心,轉頭又問商毅道:“皇上,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進攻?”
商毅笑道:“急什麼,先休息幾天再說,我看這一仗一時半會是打不起來的。”
第三三三章 對持(三)
商毅的預計果然不錯,雙方就在關原這塊狹小的地區內駐兵不動,互相對持,一直到八月二十日,都沒有發生過什麼大戰。
幕府軍的佈陣是以南宮山為核心,布成一個三角陣,由酒井忠勝在南宮山頂駐下幕府軍的本陣,匯同松江藩主松平綱隆、高松藩藩主松平賴常、小田原藩藩主稻葉正則等大名,兵力為十萬六千;由尾張藩藩主徳川義直,甲府藩藩主德川綱重、巖槻藩藩主阿部定高為主,共計八萬人馬,在南宮山西面的桃配山下營,成為幕府軍的箭頭;由水戶藩的藩主徳川光圀、大多喜藩藩主阿部正能領裡六萬五千,在南宮山的北面,橫斷中山道佈陣,為右翼;由紀尹藩主德川賴宣、新田藩主阿部正春領軍五萬七千,在南宮山的南部,橫列伊勢街道下寨,為左翼。
雙方的主陣相距大約有五、六千米左右的距離,而相距最近的各軍,只有三千多米。也可以說幾乎就是短兵相接了。
雖然和上一次關原合戰相比,幕府軍在地利上並不遜色於倒幕軍,雙方旗鼓相當。但這一次關原合戰,雙方參戰的兵力和對持交戰的時間,都大大超出。
上一次關原合戰,雙方頭天晚上進入陣地,第二天開戰,半天戰鬥就結束了。而在開戰之前,西軍出動了八萬八千二百兵力,東軍為七萬九千九百兵力,而在開戰之後,雙方實際出戰的兵力為:東軍四萬一千三百人,西軍三萬四千一百人。雙方實際出戰的兵力之少,主要是因為西軍的大部份大名都按兵不動,而東軍也要分出相當的兵力來防備他們突然參戰。
而這一次關原合戰,雙方出動的兵力合計有五十萬,從雙方在關原分別佈陣之後,到現在己經對持了十餘天的時間,還不知要對持多久,當然在對持的這段時間裡,小規模的衝突戰鬥到也是發生過幾起,但都是千人左右規模的戰鬥,雙方互有勝負,幕府軍主動是到倒幕軍的大名一方動手,而中華軍只出戰過兩次,基本也只是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出戰。只是在八月十七日,雙方發生了最大的一次戰鬥,各動了三千多人馬,在戰場中間的十九女池附近激戰了一個多小時,不分勝負,後來中華軍派出了一個營的兵力參戰,幕府軍立刻撤退,倒幕軍一方到是佔了一點便易。而隨後的三天,雙方並沒有再發生過戰鬥。
但這樣長期對持下去,對幕府軍來說,現然是很不利的。因為幕府軍的兵力是倒幕軍的近一倍,而且補給線也要比倒幕軍長得多,因此所消耗的糧食、物資要比倒幕軍高出一倍有餘。雖然說德川幕府經過五十年的積累,到也有一些家底,但這樣曠日持久的對持,也耗不起。而雖然倒幕軍的一方在經濟實力不及幕府軍,但由於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連滅了十幾個藩,從這些藩地獲得了大量的物資,而且補給線短,物資運輸上,可以走海路,快捷省力,因此在後勤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