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才能更好促進馬尼拉的繁榮發展而商毅也正式告訴張庚秋,這一次戰後回國,一定會要求內閣討論呂宋建省的事情,就算建省無法經國會透過,也要給予殖民地一定的政治權利,如分給殖民地一定的國會席位等寺。
這正是張庚秋所希望達到的目地,因為張庚秋是老資格海外商人,也經歷過好幾次馬尼拉大屠殺,雖然每一次都見機得快,事先逃離了馬尼拉,躲過了大難,但也因此一直都心有餘悸。經過了這幾十年的風雨,張庚秋也深知華人在海外經營生存打拼的艱難,背後必需要有國家支援,才能夠才海外站得住。而在這幾年中國出了商毅這麼一個重視海外貿易,保障海外華人利益的皇帝,才有了中國攻佔呂宋,才有了現在的呂宋的發展。張庚秋也十分欣慰,海外華人揚眉吐氣的日子終於來了。
但張庚秋畢竟是老於世故的人,知道僅靠皇帝的個人喜歡,是不能長久的,因為皇帝的想法會發生變化,而且在中國曆代,皇帝也不是事事都能完全做主,必需在國政治中扶植海外華人的政治力量,才能夠更好的保障海外華人的利益,而且商毅也提出了四民平等,不分貴賤的政治主張,因此他才積極主張呂宋建省,只有這樣,才能在國會中佔有一席之地,逐漸擴大海外華人的政治力量。因此張庚秋也對商毅的這一決定感激不盡。
而商毅也向張庚秋提出,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在國內進行公關了,因為就算是內閣發出了呂宋建省的提案,也必須要國會透過才行。因此呂宋也要充份遊說和他們有關聯的國會議員,取得他們的支援,未雨綢繆,也為將來的國會表決作好準備。
其實這方面的工作在呂宋殖民地成立之後,張庚秋就一直在著手進行,在自己無法親自參與國家政治的時候,只能先扶植一批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而且在國會議員中,也有不少都是東南沿海一帶的商人出身,張庚秋主要就是結交一些國會議員,拉上關係,經常聯絡一下感情。不過以前一直都沒有什麼大事,派上用場的機會並不多,而現在就是讓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不過國會議員之間互相勾幫結派,有些議員充當一些勢力的代言人,這些事情商毅當然是知道,但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因為這也是議會制度發展的必然現像,從一定程度上說,這也是產生政黨政治的必經之路,因憶只要不是弄得太過份,公然的黨同伐異,甚致是公然收受賄賂,商毅也就不打算制止,而且這也是沒法完全制止的事情,另外國會議員是三年一換,因此任何勢力也不可能長期的控制一些國會議員。
二天以後,駐紮呂宋的中華軍也己經準備完畢了,成鋼下令,留下南洋艦隊的第二分艦隊和第十七軍的三十三旅、三十九旅,以及呂宋的本地部隊、艦隊在呂宋島駐守,做為預備部隊。
南洋艦隊的第三分艦隊,北洋艦隊的第二分艦隊、連同商毅帶來的御駕艦隊,第七軍和護衛軍一起從馬尼拉開拔,乘船南下,趕奔三寶顏,與那裡駐守的南洋艦隊的第一、四分艦隊匯合,準備與荷蘭、南洋各國聯軍作戰。
而第十七軍的二十九師則隨艦隊一起南下,到達三寶顏之後,付責進攻棉蘭老島上的馬京達駑國。
呂宋群島的地形一南一北,兩個大島,就是呂宋島和棉蘭老島,而在中間夾著十餘小島,在西南邊還有一個細長形的巴拉望島。因此中華軍的船隊出發,沿著呂宋群島的西海岸線一路南下,經過了兩天的航行之後,進入蘇祿海,到達了三寶顏。
三寶顏就位於棉蘭老島最西端,向西南方延伸出去的一個狹長向呈半弧狀半島上,西面是蘇祿海,東邊是莫羅灣,在另一時空裡,這裡是菲律賓南方的量重要的港口。
而三寶顏這個名字,有兩種說法,一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時駐紮過的地方,因此以三寶為名;而另一種說法是來自馬來語,意思是“鮮花之城”,而“三寶顏”中的“三寶”是一種蒿杆,在潮水低的時候用來撐船的。
馬京達努蘇丹國是位於棉蘭老島中南的一個伊斯蘭國家,成立於十五世紀,是呂宋群島上建立的伊斯蘭國家之一,明朝稱其為古麻剌朗,與三寶顏隔著莫羅灣相望,首都叫蘇丹庫達拉,現任的國王是安帕圖恩蘇丹五世,現在約有人口大約十二三萬餘人,以摩爾人、馬京達努人為主。
但就在船隊將要到達三寶顏的時候,只見海面上有無數的船隻來往穿梭,而且炮火轟隆,硝煙彌曼升空,不斷有水柱沖天而起,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海戰,而且岸上,也無數的土著士兵正手持著簡陋的武器,正在從北六向三寶顏發動進攻。看來著南洋諸國己經主動進攻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