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9部分

�驕�勘�煌蚨��恕>�儆幸幻�薪��芩玖睢⒘磽庥腥��俳��嗣�閒!!�

頓了一頓,施琅又道:“荷蘭艦隊在經過印度時,曾在錫蘭島駐留了十天,總督大人也曾派人詳細打探過荷蘭艦隊的數量大小,得到的結果與英國人提供的情報也大體相符,不過在從歐州到印度的途中,因為風lang緣故,損失的船隻大約在十五艘左右。”

商毅聽了之後,又點了點頭,從施琅講說的情報來看,總戰船數量和士兵人數和自已先前預計的大體相同,但英國方面提供的情報,明顯詳細得多,因為對俱體的戰船大小的分配,都有說明,這對於中華軍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只知道敵軍戰船的數量,而不知道對方戰船的大小,是不能準確的判斷敵軍的戰鬥力。

而且從英國人提供的這份情報來看,也與商毅所知的十七世紀中期荷蘭海軍的情況相符合,儘管這個時代的荷蘭造船技術居世界第一位,而且擁有的千噸以上的商船數量最多,但荷蘭海軍中的千噸以上的大戰船卻並不多,一干五百噸以上的鉅艦基本沒有,而是以六百到八百噸之間,裝配火炮五十到七十門的中型戰船為主力。這一點和現在英國喜歡建造千噸以上的大戰艦,重視戰船噸位和火力的習慣完全不同。

為什麼荷蘭海軍要用這樣配置的原因眾說紛雲,一些專家認為荷蘭建造較小戰艦,是由於它們的船廠位於狹窄的碼頭內,或者是由於需要這些戰艦能夠航行在他們國家沿岸狹窄的水域裡。但這種說法並不能服眾,因為荷蘭的商船卻和其它國家的船隻一樣巨大。

也有人認為這是與荷蘭海軍的戰術有關,因為荷蘭海軍的戰術特點是操船技術和近戰能力,因此更重視艦隊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但小船雖然在速度、靈活上要勝過一籌,但在大風lang中的航行卻不如大船穩定,在戰鬥行動中,大風lang有時迫使它們處於不利地位,而且小船在火力、抗打擊力、遠洋生存能力等方面也要比大船差得多。荷蘭海軍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

儘管荷蘭自己也沒有解釋過原因,但在另一時空裡,他們仍然憑藉著這種中小戰艦組成的海軍,在十七世紀中期與英國相抗衡,而這段時間裡英荷之間的海戰,上演了一幕一幕風帆火炮時代的經典海上戰役。

不過到了在另一時空裡十八世紀初期,歐州各國似乎也認識到了荷蘭的這種海軍觀念中有某些正確的地方,首先由法國製造出了一種七四標準戰艦,即重量在八百噸左右,配置火炮七十四門。大體和現在中華軍的三級巡洋艦差不多,這樣的戰艦兼顧了速度、機動和火力、抗打擊等各方面優點,因此很就得到了歐州各國的認可,認為是風帆戰船的最佳配置,一直到拿破崙時代,這種七四標準戰艦仍然是各國海軍的主力戰艦。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七四艦就可以包打天下了,因為無論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陸戰還是海戰,都不可能靠一二種武器包打天下,風帆船時代的海戰和後世一樣,也講究多種戰船的達配,大船小船都有一定的比例,只是俱體怎樣分配,現在歐州各國都還在摸索當中。

不過在這方面商毅的優勢就體現出來,畢竟他早就知道了答案,因此在組建中華軍的海軍時,就是用以三級巡洋艦為主力的配置,千噸以上的一二級戰列艦隻是做為旗艦或副旗艦。每支分艦隊中,只有一到三艘,而是以三級巡洋艦最多,一般在八到十艘,佔主力戰船的一半以上。

因此綜合這些情況,商毅也基本可以肯定,英國人提供的情報還是比較可信的。不過英國派出艦隊到亞州來參加中荷之戰,決不會是因為什麼中英友誼之類,而是為了英國的利益。

這一點不用怎麼調查商毅也能夠想明白,因為雖然現在英國開拓了亞州的市場,並且和中國建立了貿易關係,但現在他們在亞州地區的最大競爭對手還是荷蘭,而且荷蘭經營亞州地區的時間比英國早,而且還擁有巴達維亞這個據點,因此雙方競爭起來,英國也未必能佔到上風。如果趕走了荷蘭人在亞州的勢力,自然是對英國有利,而且還有希望獨佔中國的市場。

當然商毅己經將南中國海地區視為中國的後院,這不僅僅是為了貿易,而且在南洋地區的海島上,還蘊藏著十分豐富的資源,現在對中國有用的是銅礦、金礦,而未來有用的還有橡膠、石油、天然氣等,另外還在地緣戰略方面的考慮,因此是絕對不會讓英國的勢力插足進來,最多隻能允許英國在南洋地區建立商館,在中國的支配下進行貿易活動,但想在這裡建立殖民地,佈置軍事力量,連門都有。

不過商毅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