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7部分

要打是肯定打不過中華軍的,而且一但戰敗,就是滅門亡族,確實太可怕了,而向中華軍投降,是否能夠拉得下這個臉來,親自趕到鹿兒城來,朝見商毅,說白了就是被中華軍當作人質。

如果這五位藩主看過莎士比亞的著作,那麼就一定會想到那一句名言: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佐賀藩本來就是倒幕聯盟的一份,因此接到了中華軍發出的命令之後,鍋島勝茂二話不說,立刻來到鹿兒島,以臣禮朝見商毅,同時還帶來了佐賀藩的三個支藩,蓮池藩、小城藩及鹿島藩。隨後久留米藩的藩主有馬忠賴也趕到了鹿兒城。向中華軍投降。

而另外三個藩小倉藩、熊本藩、福岡藩則終於選擇了與中華軍對抗到底。

這三個藩作出這樣的選擇,多少也有些迫不得以,小倉藩的小笠原氏是徳川幕府的親戚,屬於譜代大名;而熊本藩細川氏、福岡藩黑田氏,一直都是比較受德川幕府信賴的外樣大名,當初徳川家康把他們安排在這時,就是為了牽制薩摩藩,因為這三個藩所在的位置就是後世的熊本市、福岡市、北九州市,正好從九州島的中部沿海至北方的關門海峽,將九州島一分為二。在幕府軍進攻長州藩時,也是這三個藩連手壓制住佐賀藩,使其不敢支援長州藩。

因此別的大名都可以向中華軍投降,但這三個藩的大名是無法向中華軍投降的,只能選擇與中華軍死戰到底,為徳川幕府盡忠。不過他們也十分清楚,自己就算是三藩連手,也不可能是中華軍的對手,這一戰是有敗無勝,因此小笠原忠真,細川綱利、黑田忠之三人決定與中華軍對抗到底的時候,也首先把自己的親屬家人送到江戶去安居,要死就死自己一個人吧。

而商毅得知這三個大名選擇與自己為敵之後,也就不作其他的努力,而是立刻下令,出動兩個師的兵力,向小倉、福岡、熊本三個藩發動進攻,首先進攻的,就是離鹿兒城最近的熊本城。同時也不能讓投降自己的佐賀和久留米藩閒著,令這兩個藩合兵,去進攻小倉城。其實也就是逼著這兩個藩交頭名狀。

到了這一步,當然也不容鍋島勝茂和有馬忠賴拒絕;因此也都十分爽快的答應下來,向藩內發出命令。

第三一四章 攻佔九州島(三)

中國洪憲三年六月二十日,中華軍進攻熊本藩的大軍到達熊本城前。而這時小倉、福岡、熊本三藩也將全部的兵力都集中在熊本城,準備和中華軍決戰,因此能否進下熊本城,也就成為中華軍在九州島戰事成敗的關建。

熊本城又名銀杏城,與大坂城、姬路城合稱為日本的三大名城,是熊本藩細川氏的藩府所在,但並不是細川氏建成,而是在於1607年為日本名將加藤清正出任熊本藩主時,耗費七年心血完成。加藤清正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而且築城方面,也有相當的成就,日本三名城中的成功,與加藤清正都分不開干係。在日本的築城史上,清正流築城術也是佔了重要的一席的。後來細川氏由小倉藩改領熊本藩,仍然以熊本城為藩府所在。

因此這一次小倉、福岡、熊本三藩才決定,以熊本城為核心,就是希望利用熊本城堅固,來對抗中華軍,等待徳川幕府的援軍到來,這是三藩聯軍唯一的希望。

中華軍的大軍到熊本城外之後,商毅帶著亞莉桑徳拉、豐臣薰、岡薩雷斯候爵,成進、蔣義渠、安徳烈等人一起檢視熊本城的地形。熊本城的建設地,位於隈本東南的茶臼山丘陵地帶,橫跨坪井川,而肥後的白川和井芹川則成為熊本城天然要害,是日本築城史上,並不多見的佔據天險的平山城。

總體來看,熊本城的規模並不大,全城總計約九十八萬平方米,大體呈東方城市傳統的四方形,城牆單邊的長度大約為一千米左右,但城牆的高度超過了十米,都是用整條石塊堆砌而成,但下寬上窄略帶一點斜坡,顯得十分雄厚堅守。在城裡建有連結式結構的一大一小兩座守天閣,而且沿城牆,還建有四十六座木塔,因此也可以想像,一但熊本城遭遇攻擊,進攻部隊將受到多方位的打擊。

超過十米的城牆,在中國當然不算什麼,少說也有十幾座城,但在日本卻是十分罕見的,因此熊本城建成之後,也有“武將返”之稱,即任何軍隊到了熊本城下,也只能無功返回。

商毅知道這種說法並不誇張,因為到近代,熊本城也乃然發揮了重要的著用,在另一時空裡二百多年以後的日本西南戰爭中,當時反叛的西鄉軍總大將西鄉隆盛率領一萬三千的兵力,配有山炮三十門,臼炮三十門攻打熊本城,而熊本城裡只有三千四百餘守兵,配有山炮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