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伏波軍的實力,一定強於當年的鄭芝龍。要知道當年鄭芝龍與荷蘭交戰,基本都是靠著絕對的數量取勝。因此這次範徳薩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考察一下伏波軍的戰鬥力,在未來荷蘭與中國之間在南中國海地區內必將會有一戰,事先了解一下對手的實力,當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隨日本船隊出海之後,範徳薩懷疑,靠這樣一支日本艦隊,是否能夠測試出伏波軍的真正實力。
範徳薩是一位服役超過二十年的荷蘭海軍軍官,在1639年的時候,還參加過荷西之間的唐斯海戰,是一名海戰經驗十分豐富的指揮官,在範徳薩眼裡,日本的八幡船根本就不能箅是戰船,船體小不說,速度也不快,轉向、調頭等操作還不如自己的尤尼特隆號靈活,而且超過有一半以上船上竟都沒有裝配火炮。雖然說日荷二國的火炮規格不一樣,但范德薩估計,曰本艦隊的火炮,又有一半都是在八磅以下,而超過二十磅的火炮,一門都沒有,在海上交戰,想要擊沉敵軍的戰船,沒有二十磅以上火炮,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尼特隆號就裝配了八門四十磅火炮,二十門二十四磅火炮。
因此儘管日本艦隊的數量不少,但可以說除了能浮在水面上之外,幾乎就是一無事處。以這樣一支艦隊去與中華軍作戰,只能依靠絕對數量取勝,如果中華軍的戰船戰術都是歐州式的,那麼就決不能超過三十艘,否則日本艦隊根本就不是對手。當然如果是換了荷蘭海軍,範徳薩自信,只要自己有十五艘八百噸左右的戰船,就足以擊敗這支曰本艦隊,事實上就是現在自己這三艘戰船,雖然不能說是將這支曰本艦隊擊敗,但也是來去自由,根本就困不住自己。
其實這個時代的曰本;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軍,所謂的水軍,其實就是一支乘船作戰的陸軍部隊,因為這個時代的日本,還缺乏海防意識,而且德川幕府推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根本不可能大力發展海軍,即使是以善於水戰而著稱的長州、仙台兩藩,也不過是戰船多一些,水上陸戰的技術熟練一些,但在本質上,還裡沒有脫離水上陸戰的範圍。
而這一次徳川幕府出動水軍參戰,並不是要控制海權,或是封鎖中國的水路,而是希望趁著目前中華軍的主力都集中在中原戰場,那麼東南沿海一帶的防守一定十分空虛,因此出動水軍襲擊東南沿海一帶地區,可以牽制中華軍的兵力。
這個戰術的思路其實是來自於明嘉靖年間的倭寇做亂,因為當時倭寇的侵襲地點就是浙江、福建的沿海一帶地區,一度讓明朝十分頭疼。在豐臣秀吉時代,日本侵掠朝鮮,受到明朝出兵援朝抗曰,豐臣秀吉也曾想過這一招,襲浙江、福建沿海,擊來牽制明朝的力量,只是豐臣秀吉尚未來得及施行,就己經病故了。而這一戰術現在又被德川家光重新拾起來。
不過現在的曰本水軍,其實還不如豐臣秀吉那個時代,而這時的南京政府,也遠不是腐朽的明朝所能比,因此日本艦隊的首要目標,是攻佔琉球島,做為進攻浙江地區的立足點。
但就在日本艦隊行駛到琉球群島最北端的奄美大島時候,主將片倉重長就收到了前鋒船隊發回來的報告,遇到了中華軍的艦隊。
現在中華軍的海軍部一共有六支海軍分艦隊,其中第二分艦隊駐守山東登州,第三分艦隊駐守臺灣,第六分艦隊駐守呂宋。由於三支分艦隊都停泊在杭州灣裡。在得知日本出動海軍進攻之後,海軍部也立刻下令,出動第一、五分艦隊,匯同駐守臺灣的第三分艦隊一起,嚴守從琉球群島到長江入海之間的海域,阻截日本艦隊的進攻。
因為琉球群島是隸屬於臺灣管轄,因此第三分艦隊是付責巡視琉球群島一帶的海域。曰本的前鋒船隊遇到的,正是第三分艦隊的一個分隊。而在發現了日軍的前鋒船隊之後,第三分艦隊的戰船也迅速合併,然後一面派遣飛剪船通知其他兩個分艦隊,一面向日本船隊前進。
第三分艦隊的司令官叫麥超,他是浙江沿海的蛋民出身,旗艦是二級戰列艦狻猊號,全重一百一百五十噸,裴配火炮九十六門,全軍一共有三十四各種船隻,其中主力戰船有十八艘,分別為:二級戰列艦二艘,三級巡洋艦六艘,四級稱為驅逐艦六艘,五級護衛艦四艘。輔助戰船十二艘:兩千料輔助戰船二艘、一千料輔助戰船六艘、六百料輔助戰船四艘。飛剪船四艘:五百料飛剪船二艘,二百料飛剪船二艘。
片倉重長接報之後,也立刻下令各船隊,準備迎戰中華軍的船隊。而範徳薩也在陣中,拿著單筒望遠鏡,向前方眺望,觀看中華軍的艦隊情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