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三艘荷蘭戰艦也回到了巴達維亞,海軍司令官范德薩向荷蘭東印度公司提交了一份中華軍海軍戰鬥力的報告,在這份報告中,范德薩詳細的記錄了這次戰鬥中,中華軍的海軍戰艦的數量、噸位和火炮數量,認為以目前巴達維亞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是中華軍海軍的對手,建議立刻向國內救援,荷蘭國內至少要派出一支五十艘戰船,一萬名士兵組成的遠征軍,才有可能與中華軍對抗。
范德薩報告的提出,在董事會里又引發新一輪的爭吵,出戰的聲音也小了許多,除了少數幾個頑固份子以外,有不少董事們也擔心,如果派出艦隊被中華軍擊敗,那這個責任誰來承擔;但董事會同樣也承受不了丟掉臺灣的責任,總之現在是兩頭都不討好。
經過了好幾輪的爭吵和討論之後,董事會最終討論出了一個拆中的方案,還是向臺灣增派駐軍,但只增援陸軍,不派海軍,艦隊只付責將陸軍送到臺灣之後,立刻返回,不得與中華軍的海軍交戰。並且要求陸軍一定要守住臺灣,等待援助。
這樣一來反正援兵也派了,艦隊也不會打敗仗,董事會也就不會有責任。如果最終還守不住臺灣,那就是臺灣大員的責任了。同時董事會也決定派人趕回荷蘭國內救援,並且宣告,如果沒有足夠的援軍,東印度公司將很難保障荷蘭在亞州的利益。
這次給臺灣派出的援軍是八百五十人,還是由范德薩付責運送。因為今年本來是荷蘭臺灣大員的換任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選任的第十任臺灣大員長官費爾勃格己經到達了巴達維亞,因此援軍的指揮官就甴他來擔任,而將要御任的第九任臺灣大員長官歐沃德仍然留在臺灣,幫助費爾勃格渡過眼前的難關。
就這樣,責任推乾淨了,替罪羊也選好了,董事們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只可憐還沒有上任的費爾勃格,這時也只能硬著頭皮,帶領著軍隊趕去臺灣。
駐守臺灣的第三分艦隊到琉球群島擊敗日本海軍之後,又在琉球群島駐守了一段時間,才返回臺灣。因此這時臺灣的中華軍雖然包圍了赤嵌城和熱蘭遮城,但只能阻隔兩城的陸路,無法切斷兩城的出海口和海路聯絡,而荷蘭艦隊也乘著這個空子,在臺江港登陸,將費爾勃格和荷蘭軍隊留在臺灣,然後立刻揚帆轉舵,駛離了臺灣,連一夜都沒有留。
就在荷蘭艦隊剛剛離開,第三分艦隊就回到了臺灣,立刻趕到臺南來參戰,雙方就是前後腳的功夫,如果荷蘭艦隊晚走一天,結果還真不好說。
第三分艦隊一到臺南,立刻就向臺江灣裡駐守臺灣的荷蘭艦隊發動進攻,這時荷蘭在臺灣只有四艘主力戰艦,分別是赫克託號、斯?格拉弗蘭號、白鷺號、瑪利亞號,前兩艘為六百噸級,後兩艘為三百噸級。其實都是商船。
在此同時,沈壽崇、沈壽嶢也率軍出擊,從岸上攻擊荷蘭的炮臺。而荷蘭人剛剛得到援軍,也出城迎戰,費爾勃格下令上尉貝德爾和阿爾多普,各領四百士兵,分從兩路迎戰中華軍。雙方在海陸兩路,均展開激戰。
但無論是海路還是陸路,雙方的兵力相差都十分懸殊。
在海路區區四艘荷蘭戰船迎戰第三分艦隊的十五戰船,而且其中還包括一艘二級戰列艦,五艘三級巡洋艦,結果戰鬥只用了半個多小時就結束了。
四艘荷蘭戰船中,赫克託號在戰鬥一開始就遭到了中華軍三艘巡洋艦的圍攻,連中數十炮,被打得遍體鱗傷,只用了十幾分鍾就被擊沉;而瑪利亞號連中了一百多發火箭,轉眼就被熊熊烈火吞滅了。其餘二艘見勢不妙,都想逃跑,但斯?格拉弗蘭號被五艘中華軍的戰船追擊,迫近,靠隴,伏波軍計程車兵跳上敵船,和荷蘭人展開了接舷戰,最終斯?格拉弗蘭號被中華軍俘虜;而白鷺號見打不過,也逃不掉,只好扯起白旗投降。荷蘭海軍就這樣全軍覆洠В��>�玖罟俜兜呂家蒼謖蕉分猩磽觥�
而在陸上的戰鬥也同樣是一邊倒,兩路荷蘭軍隊都遭到了兩三部於自己的中華軍攻擊。因為雙方都是使用的燧發槍,射程也都差不多,因此也都釆用橫列線形戰術,進行互相對射。
但中華軍在人數上佔優,而且火帽打火的成功率也要高於荷蘭兵使用的火槍,結果在互相對射了十幾輪之後,荷蘭軍終於堅持不住,敗退下去。中華軍乘勝追擊,將荷蘭軍殺得大敗,傷亡二百多名士兵,上尉貝德爾也死於混戰之中。另一位上尉阿爾多普帶領著殘兵,敗回了熱蘭遮城。而中華軍乘勢佔領了城外的炮臺。
新舊兩位臺灣大員長官費爾勃格、歐沃德也只好下令,全力守衛兩城,等待援軍。這時荷蘭在臺灣共有兵力一千四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