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而南京的這個比例絕不會超過兩成。
另外南方的冶鐵、鍊鋼工藝也一直優於北方,而且現在商毅又引入了新的鍊鋼技術,因此南京方面製造的火器質量和使用壽命也要比北方長。本來清廷的火器生產就慢,再加上更新換代又快,結果成了惡性迴圈。
別看這次操演的新軍都表現不錯,但每支新軍都只來了二千人,在新軍當中,其實有相當一部份人連槍都還沒有摸過。由其是兩支漢旗軍,加起來約有一萬八千多人,但分配到的火槍卻還不到六千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有限的資源,必須先保證滿軍的使用。
火器數量不足的情況,多爾袞當然是知道的,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慢慢來。還有火器大量的應用起來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軍費開支暴增,因為就算不計火器的耗損和更換,但平時的訓練都要消耗大量的火藥,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盡從軍事角度來說,清廷還可以與南京政府抗衡一下,那麼在經濟方面,清廷和南京政府差得可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東南沿海地區都不在清廷手裡,而張家口——察哈爾這一條北方的貿易線路,也由於現在俄羅斯尚未興起,也只能和蒙古人做做生意,收入有限,因此清廷現在還無法透過對外貿易來擴大財政收入,只能依靠傳統的農業,但儘管清廷己經開始重視農業生產,但甴於北方戰亂多年,過去的農業基礎被毀壞得十分嚴重,幾乎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沒有五六年的功夫,是很難恢復到一個正常的水平。
因此原來洪承疇所說,清廷至少要在五年以後,才能夠再度發動南征,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只是南京政府會給清廷足夠的恢復時間嗎?多爾袞在經濟方面的知識雖然不多,但也知道,在經濟恢復方面,南方可要比北方快得多。
最初多爾袞曾經下令廣東的尚可喜,煽動三個南明朝廷,聯合來牽制南京政府,並且打算等南方鬧起來之後,再把四川的吳三桂也拉進來,讓商毅兩面受敵,也就無法再從容的積攢力量。但三個南明朝廷本身就難以齊心,鬧出一點動靜也是雷聲大,雨點小,而且商毅居然能夠低住稱帝的誘惑,只是稱王,以表面上的臣服,換來了和三個南明朝廷達成了統一的協議,化解了清廷的這一招。
雖然後來多爾袞也又派去到廣東,讓尚可喜獨自一個去和南京對抗,但卻遭到了尚可喜的斷然拒絕,而且在給清廷上的一份詔書中,尚可喜在言語之間也表示對清廷的強烈不滿,讓自己一個人和商毅做對,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嗎?
多爾袞看了之後,也恨得直咬牙,在皇宮裡連摔了好幾個杯子,大罵尚可喜目光短漸,商毅洠Т蜆愣��且蛭�逋⒃詒狽酵獻潘��逋⒁�峭炅耍�慊鼓茉詮愣��萌兆勇穡�
不過多爾袞畢竟不是隻會亂髮脾氣的人,冷靜下來之後也清楚,尚可喜也好,吳三桂也好,都不是笨人,心裡都十分清楚,自己只能在清廷,南京政府對持的夾縫下才能得以生存,無論是那一方獲勝,接下來被毀滅的,就是他們自己。因此現在他們要做的是盡力維持南北的平衡,扶助弱勢的一方,打擊強勢的一方,不讓一方獨大,而不是去幫助一方,滅掉另一方。當然這個莊當不當得好是另外一回事。
但現在南北兩方大致成一個均勢,沒有明顯的強弱,雖然南方的軍事實力更強一些,但北方的領土面積足是南方的兩倍有餘,潛力也更大一些,畢竟以尚可喜和吳三桂的眼界,國家的基礎還是農業,並不是工商業,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不會輕易出手,為清廷當炮灰。
而且現在的清廷對尚可喜、根本就沒有一點約束力,如果把他們逼得急了,說不定還會倒向南京政府那一方,因此儘管多爾袞不願意,還是派人再到廣東,把尚可喜安撫了一番,表示一切都甴尚可喜便宜行事,清廷不做干涉。而對四川的吳三桂,根本就沒有下令。
好在尚可喜也是明白人,都清楚自己現在也不能把清廷完全得罪了,因此收到多爾袞的安撫之後,也派人潛入北京,向多爾袞表示了感謝,同時也派出二艘船,帶滿了財寶禮物,由海路到達北京,進獻給清廷,以表示自己的心意。
在這種情況下,多尓袞也不得不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啟動和南京政府進行議和,為清廷多爭取幾年的發展時間。這個念頭是多爾袞在得知南京政府發動了琉球、曰本戰爭之後,就開始生出的。
多爾袞對海洋的認識基本為零,當然不知道商毅發動琉球、曰本戰爭的用意,不過在他看來,南京政府將注意力轉移到海上,對清廷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