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造成了渤海的傾茶事件!
“這麼說此事的根源還在王爺身上,老夫最多隻是無心之過而已。”文彥博翹著二郎腿,得意洋洋,畢竟能甩鍋也是種幸福。
“寬夫兄,你想把罪責扣在我的頭上,我也不否認。我只是想知道,這個理學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二程在海外諸國,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這,這跟我可沒關係!”文彥博立刻警覺起來,“二郎,話不能亂說,你可不能隨便構害老夫啊!我一直是支援百家爭鳴的,要說起來,這幫人還是你流放到海外的,沒準你的罪責更大!”
面對老文的甩鍋,王寧安翻了翻白眼。
他當然知道文彥博和理學中人不一樣,但是老傢伙有沒有可能故意加重盤剝,給理學發展的機會,這就不好說了。
畢竟豬隊友和神對手的效果是一樣的,誰知道老文向著哪一邊?
“寬夫兄,你知道海外的理學,都主張什麼嗎?”
文彥博吸口氣,無奈道:“我怎麼知道,左右不過是‘天者理也’,‘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等等,總之都是一套陳腐之說,暮氣難鼓。”老文譏誚道:“二程和張載,明明比老夫還年輕了幾十歲,真是想不通,他們小小年紀,怎麼會相信這一套,簡直跟老頭子沒什麼區別,我就不信,還有人追捧他們!”
聽得出來,老文是很不屑的,只是他不知道,現在海外的理學,已經完全變了樣子,變得王寧安都不認識了。
當初在大宋的時候,講“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還能得到掌聲和鮮花,追捧擁躉一大堆。
但是到了海外,正是要努力奮進,為了生存,不擇手段,再講這一類的,只會被嘲笑譏諷,哪裡還會有人喜歡?
所以,不用擔心,歷代的儒者都最善於隨機應變,如果沒有變色龍的本事,他們也沒法存在幾千年,哪怕到了後世,依舊時常借屍還魂,著實功力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