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4部分

一個府,一個路,官員都不夠用,管不了這麼大的地方,但是要多增加一些行政區,人口太少,地方貧瘠,供養不了龐大的官僚體系。

硬要安排,就只能拿出巨資填補虧空。

大宋還沒有這個財力。

所以當初在設計的時候,也僅僅是增加了隴右都護府和西域都護府而已。

但問題是按照都護府的模式設計,就要全其部落,順其土俗,讓各部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只要服從大宋的調令就行。

這一套想法,當初在幽州實驗,就已經失敗了。

大宋需要更強有力的掌控地方,還要保護整個絲綢之路,責任重大,想來想去,就只有一個辦法,封王!

就像商周時代的分封一樣,把國土邊緣,新划進來的地區,分封給有功諸王,因地制宜,妥善經營。

王寧安稍微思量,也贊同這個想法,不是因為他得到了王位,而是目前看起來,只能這麼辦!

“這第二條嗎,自然是安撫軍心。”文彥博嘆口氣,“這一次西北的事情,傷害不小,一些奸佞之徒胡來,就葬送了那麼多士兵,據老夫所知,軍心動搖,有人很是不滿。朝廷要賞罰分明,分封王爵,獎勵有功將士,大家都能提拔受賞,也好化解心中不滿。”

王寧安又點了點頭,這個理由當然也成立。

“這第三嘛,當年收復燕雲,異姓封王,是太宗皇帝定下來的祖訓,陛下想借著封王,緬懷太宗,也算是爭取人心吧!”

王寧安心中一動,看起來有人要恢復太祖一系的皇位,對趙大叔的影響還是不小的,居然連沖喜的主意都想出來了。

他突然好奇起來。

“文相公,有功之臣不止我一個,陛下準備封幾個王爵?”

文彥博陪笑道:“異姓封王,唯有王相公一個,但是還有幾個同姓王。”

“都有誰?”

“這首屈一指,當然是東平郡王了……”

文彥博滔滔不斷,把幾個要分封的王爺,都說了出來。

王寧安封西涼王,駐地在涼州,當然了,此刻涼州還在西夏的手裡,需要搶過來。原則上他的封地東接秦鳳路和橫山一線,向西延伸到沙州,換句話說,整個河西走廊,全都是王寧安的封地。

他起到了一個連線中原與西域的作用,位置最關鍵,權柄最重。

第二個封王的是趙宗景,當然了,他之前也有王爵,但是有了封地,還之前完全不同。趙宗景得了一個高昌王的封號。

坦白講,王寧安知道自己兄弟的半斤八兩,可問題是別人不知道啊!

大家只看到了趙宗景自從十幾年前,出使契丹,南下交趾,這次又帶兵挺近幾千裡,打下一片基業。

趙家的子孫雖多,但是能有如此功績的,也就是他一個而已!

趙宗景受封高昌王,執掌天山南北,論起地盤,還在王寧安之上。只不過因為慕容輕塵的原因,博斯騰湖毀了大半,蒲昌海也受到影響,必須下大力氣,修整水利,才能站得住腳。

第三位王爺,出人預料,竟然是太子趙曙。

按理說太子封王,是最正常不過的。

比如趙禎,他先受封壽春郡王,加中書令,封升王,判開封府事,至於他爹,真宗趙恆,先後封韓王,襄王,壽王,加開封府尹。

縱觀大宋的太子,或是封郡王,或是封親王,然後執掌開封府,歷練本事,再改成單字名,然後就完成了所有功課,等著老皇帝掛了,就能登基稱帝。

趙曙完成了改名,封王和判開封府,這兩件事還沒有做,主要是他年紀小,又是萬眾矚目,眾望所歸,並不著急。

只是這一次趙禎不知道抽什麼瘋,給趙曙封了晉王,但是卻沒有讓他當開封府尹,而是把他的封地劃在了青唐,並且讓趙曙兼任於闐王!

這個安排,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陛下到底打算幹什麼啊?

“以往殿下位置穩固,沒人敢窺伺神器,可這次有人把太祖一系推出來,讓陛下很不放心。”文彥博如實相告。

“所以就讓殿下先在青唐歷練,積累軍功威望?”王寧安又問道:“那為何要兼任於闐王?”

“這個……是于闐國的請求。”

文彥博將西域傳來的訊息告訴了王寧安,在大宋的幫助下,于闐有機會復國,可整個于闐國,尉遲氏,成年的龍子龍孫只剩下一個趙力,另外尉遲妍還有兩個穿開襠褲的弟弟。

趙力死裡逃生,得到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