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趙大叔沒來,王寧安明顯感到了察覺。
比如上一次趙禎有什麼想法,立刻和王寧安溝通,君臣商量妥當與否,然後就立刻落實,根本沒有別人插手的機會。
可是這次不同,趙禎留在京城,他自然要盼著消滅西夏,盼著洗雪恥辱,開疆拓土。而且他遇到了事情,第一個問的人不是王寧安,而是在京的大臣。
這些大臣之中,形形色色,什麼人都有。
有的單純腦子發熱,有的逢迎皇上,有的暗藏心機……總而言之吧,帶著各種心思的傢伙一摻和,事情就變味了。
在京上千的官員,居然沒有幾個人提到瀚海,沒有人計算補給!
要知道,所謂700裡瀚海,是西夏靈州以南,一直到橫山之間的一塊巨大沼澤,環境惡劣,尤其是夏天,蒿草之下,都是黑色的泥漿,充滿了蚊蟲,別說大軍過去了,就算是牛羊從瀚海過去,也容易陷入沼澤,或者被蚊蟲叮咬致死。
700裡瀚海,就是興慶府的天然屏障,想要越過瀚海,豈是說說就能做到的!
王寧安越發覺得,讓外行參與軍國大事,只會壞事。
上一次吏治改革,恢復了兵部的權力,把樞密院相對縮小了。
現在看起來,僅僅是兵部掌軍,樞密院統軍,這還不夠!
還要增加一套參謀體系,任用真正懂得軍務的重臣,主持參謀部,按照專業意見,制定作戰計劃。
假如有一個參謀部存在,趙大叔有心改變戰略,擴大戰果,就必須去詢問參謀部的意見,又參謀部頂著,就不會出現百官群情激憤,皇帝派遣欽差探查的情況……看起來,改革之路,還是山高水長啊!
王寧安立刻動筆,寫下了設立參謀部的建議,準備擇機上奏趙禎。
“賈相公,說服陛下,我還是有把握的,京城那邊多半不會再添亂了。只是這三位欽差,你可要幫我盯著他們,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