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豪強遷移出來,另一個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豪強為了在當地立足,必須要組織人馬,就需要購買武器,要開墾土地,養殖牛羊,就必須要農具,要開礦,需要機器裝置,還有水泥等建材……龐大的需求,反過來又帶動了帶動的大宋的經濟。
司馬光預計,今年戶部能把趙大叔任內的全部欠債,一起還清了。
作為大宋的賬房,司馬光肩上的擔子一直很重。
“師父,遷居豪強,我們拿到了一筆低價的土地,現在又有一筆訂單……總算是無債一身輕了!”
第901章 借債發展
伴隨著老臣罷黜,大宋的政事堂,說了算的也就是王寧安和司馬光兩個人了,王寧安倒是幾次上書,希望擴充政事堂,分擔沉重的政務壓力。
但有很多問題卡著,比如增加的西夏,西域,渤海,這些地方怎麼算?要不要安排專門的衙門,處理殖民事務?
想想吧,出去的都是什麼人物,隨便找個阿貓阿狗,能壓得住場面嗎?
甚至有人提議增加一個殖民部,位階和樞密院,參謀部一樣,位列政事堂之下,但是直接對皇帝負責。
朝廷上下還在爭論,另外地方的官吏也在調整,充實人員,從下到上,要不要進行改革,該怎麼改,也是莫衷一是。
司馬光倒是覺得現在挺好,苦點,累點,至少大權在握,而且師父又是個慣會偷懶的人,很多事情都落到了他的頭上。
外面都說,司馬君實才是真正的宰相,王寧安那叫玩票!
當然了,司馬光不敢那麼想,但作為宰相,總要有點作為,能消除前朝留下的鉅額債務,毫無疑問,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趙大叔這些年,究竟欠了多少錢呢?
根據司馬光的統計,不多,應該有8000萬貫,按照百分之20的利息計算,一年光是還利息,就要1600萬貫!
聽著暈吧?
那就讓君實相公給你仔細算算。
“為了光復幽州,前後發行了4000萬貫的債券,後來修建西京,也有2000萬貫,打橫山,開通河西走廊,這些都加起來,也有5000萬貫!加起來,一共負債110000萬貫!”
司馬光繼續說道:“拿下幽州之後,抄沒各種財產土地,填補了3000萬貫,戶部的賬面上,只虧了1000萬貫,但是為了安置老兵,第一個十年,就要花費800萬貫,其後每年還要遞增!”
王寧安聽得腦袋都大了。
他有點理解黴帝的糟心之處了,難怪打了兩場仗就跪了,的確要命啊!
拿幽州之戰來說,動員幾十萬人馬,傷損也超過十萬,當時靠著收繳契丹貴族的財富,把窟窿填上了,看起來沒有問題,花費代價不大,就拿到了一塊土地。
但是接下來呢……由於大規模裁軍,很多當年的老兵都必須解甲歸田,人家為了朝廷流過血,光復故土,待遇自然要增加許多。
尤其是現在差不多過了十年,當初30歲的老兵,現在已經40歲了,大宋的人均壽命還不到50,不惑之年已經不算小了,身體病痛一堆,吃藥花銷,還有家中的困難……朝廷總要意思一下吧!
林林總總,就不是一筆小錢,而且是長期的,幾十年的開支!
司馬光嘆道:“當年看起來,是把賬平了,但實際上,後續的開支非常巨大,從幽州增加的稅收,僅僅能償還每年增加的利息……這還不算完,拿下幽州之後,需要各種開發建設,尤其是修長城,道路,建碼頭,這些都是長期投資,當時也是靠著債券解決的……往後,只能靠著稅收,慢慢償還。”
幽州如此,橫山之戰也差不多,隨著時間推移,老兵安置的成本,也會迅速飆升……再有地方開發,也是個無底洞,吞金的怪獸!
想想就頭皮發麻。
作為朝廷的大總管,司馬光深知這些年,大宋是怎麼過來的,要不是對外戰爭都答應了,有海量的外來收益支撐,大宋的經濟體系早就崩潰了。
好在,一切都因為遷豪強令,有了轉機。
把豪強遷走了,他們不得不以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價錢,轉讓田產,朝廷順勢接過來,再分給百姓,佃農為了贖買土地,每年要付給朝廷一筆錢。
光是京東兩路和河北兩路,每年就有1000萬貫!
整個大宋都算起來,足夠輕鬆解決歷次戰鬥積累的債務了。
這些不為人知的賬目,就是遷居豪強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