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
這本書最讓他吃驚的是一個很特殊的由數字排成的三角形……王寧安努力想了半天,他才想起來,這個在後世被稱作“楊輝三角”,也就是二項式係數表……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學發現!
眼前這一位叫賈憲啊,並不叫楊輝,難不成楊輝是抄襲的,還是後世流傳出了錯誤……王寧安想不清楚,其實都不是這二位的問題,賈憲的著作後來流失了,楊輝在他的著作中,已經介紹了,賈憲用過此法,所以楊輝三角,又叫賈憲三角……總而言之,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小老頭,絕對是了不起的數學家!
這也就解釋了他教出來的學生為什麼動手能力強,因為任何零件都要用到數學計算,有一位名師指點,自然事半功倍。
王寧安很興奮,在大宋,找一個經學大家,遍地都是,可找一個數學家,那是難上加難!王寧安和賈憲攀談起來,兩個人越聊越高興,一直聊到了天明,賈憲滿臉紅光,感嘆道:“老夫過去真是井底之蛙,沒想到王爺的算學功力如此之深,班門弄斧了。”
“不不不……”王寧安連連擺手,“我這些年早就不碰算學了,原來我的本事也未必敵得過賈公。”
言談之間,王寧安已經用上了敬語。
他深知整個近代科學,工程學,甚至社會學,基礎都是數學,而且他還知道,有數學天賦的人,只是兩千分之一!
每一個數學家,都是寶貝疙瘩兒。
“賈公,你還認識哪些精通算學的人?”
賈憲思量一下,說道:“王爺,你也知道,朝廷歷來不重視算學,也就是最近十幾年,才有了改變,要說精通算學的,老夫倒是有個學生叫姚舜輔,別看他年紀不大,但醉心算學,於天文曆法,都有很深研究,假以時日,成就必然在老夫之上。”
王寧安欣然點頭,“賈公,這一次朝廷要修造鐵路,幾千裡的大工程,一點疏失馬虎都容不得,需要仔細測算,科學施工,我想請賈公過去,擔任工程師,協助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