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6部分

為了國家的大政,孔家如果識相,就不該對抗,老老實實選擇合作,還能撈到不少的實惠,可是也不知道孔家人怎麼想的,非要和朝廷過不去。

章衡代表朝廷,和孔家談了三次,許諾給他們百分之45的股權,而且還答應承銷所有產品,這個條件已經比文彥博的還要划算了!

可孔家並不滿足,他們認為兗州的煤礦還不夠大,應該定義為中小煤礦,屬於孔家可以自營的範圍。

章衡都吐血了,你們還要不要臉,兗州煤礦要是算小煤礦,整個京東路就沒有大煤礦了!

而且章衡也清楚,一切的事情,都是因孔家而起,如果不擺平他們,老師的國策就沒法推行。

另外還有一點,前面提到過,地方財政困窘,其中京東東路就是重災區。

章衡,還有很多地方官吏,都盤算著趕快把煤礦開發出來,最好再爭取首批的鋼鐵廠,落戶兗州。

別看煤礦的大頭兒歸了朝廷,可是往外轉運產品,他們能分到一些過路稅,另外,煤礦需要多少工人,又會吸引多少的商人過來?

這些人又能帶動多少消費,增加多少稅收?

作為地方,其實要求不多,只要人氣有了,金流有了,他們也就有了稅收,有了政績,足以向朝廷交代了。

“孔家是吃定了朝廷不敢拿他們如何,地方衙門又急需開發煤礦,有求於他們,所以待價而沽!”王安石下了斷言。

王旁立刻點頭,“父親英明,聽說有人已經上書了,認為兗州臨近聖人埋骨之地,因此不宜開放煤礦,以免驚動聖賢,傷損國本!”

“荒唐!”王安禮冷笑道:“不驚動孔聖人,那他們再幹什麼?當別人是傻子嗎?”

王旁輕笑道:“也就是那麼一說唄,無非還是想掣肘朝廷。”

王安禮不客氣道:“我倒是真想看看,如果真的按照他們所說,把礦區全都給封起來,一點不讓他們動,再派幾千禁軍,替孔夫子守陵,孔家這幫人還會怎麼說?”

王旁拍手大笑,“叔父的主意好,我敢打賭,如果真的這麼幹了,他們肯定會哭的!”

“閉嘴!”

王安石一拍桌子,“小孩子瞎說什麼,國家大事,其實能兒戲的!如果孔家這個刺頭兒不能拔了,韓家呢?河北的那些士族呢?另外西北呢,還有龐籍,曾公亮,張方平這三個軍頭兒,他們是等閒之輩嗎?如果不能快速開啟僵局,我看文彥博那個老貨也會變臉的,反正他這個人,是徹底不要臉了!”

遠在西京的文寬夫打了一個噴嚏,孃的,這天下人都怎麼了?我文彥博也沒幹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怎麼都看不慣我!

唉,這就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世眾必毀之無他,太優秀了而已!

王安石發覺,其實王寧安和自己的處境,居然十分相似。

他當初為了理財,力推青苗法,推方田均稅,結果呢,滿朝上下,包括昔日的朋友,全都翻臉了。

也幸虧有王寧安撐著,他才勉強把兩法落實下來。

現在輪到了王寧安柄國,他推煤礦鐵礦收歸朝廷,也是增加朝廷歲入的舉措。拗相公很是贊同。

他這一路走下來,因為工商發展,老百姓紛紛離開家園,到外面打工,經商,人口不斷流動,傳統的農村受到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

整個社會都在劇烈的變動之中,各種案件頻發,治理的成本成倍增加,想管事情,就要有人,要增加官吏,就要多出錢!

這是最淺顯的道理,如果朝廷不多拿一點,尤其是煤鐵這種資源類的行業,只要把地下的礦石挖出來就能賺錢,多簡單輕鬆啊!正好拿來擴充官吏差役,甚至對外打仗,開疆拓土,朝廷不吃一口,都給了地方的世家大族,那不是腦子有病嗎!

雖然在野了,沒法直接幫王寧安什麼,但是王安石還是決定,要給大兒子王寫封信,讓他把自己的觀察,告訴皇帝。別看趙曙信任王寧安遠勝過王安石,但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有王安石背書,也省得趙曙被忽悠了。

王安石決定,回到客棧,立刻就寫。

正在他們起身要走,突然有幾個家丁打扮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騎著驢子,從他們面前呼嘯而過。

直奔礦山,不多一時,他們就拉著上千人,直奔城裡而去,結果走到了半路,就和朝廷的差役撞上了,這幫人二話不說,掄起手裡的鍬鎬木棒,對著官差就是一頓亂打。

王安石親眼看著,有一箇中年的差役倒在地上,他不停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