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刑,他們自然也不好直接處死,但是大宋是別想混了。
張載被髮配西域,去教化野人了。
二程因為之前協助過渤海國,就被送到了渤海。
到了陌生的土地,再也沒有什麼人認識他們,一肚子的理學道理,也換不來吃,換不來喝!
二程是悲催到了極點,比當年的宋庠還要悽慘三分。
他們能做的只是每天幫著商人想宣傳的口號,寫文章,去鼓動戰爭。
過去二程是最鄙視商人不過,現在卻要靠著商人施捨,給商人辦事,那個滋味啊,真是沒法形容。
別管怎麼不願意,二程也沒有辦法,他們還做不到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更何況鼓動一群蠻夷打仗,貌似也沒有什麼失節的問題,至少聖人沒有禁止過這種行為……作為一個優秀的儒者,總是能給自己的行為找到合適的藉口。
漸漸的,二程甚至喜歡上了這份工作。
他們所到之處,不管是渤海,還是倭國,甚至包括高麗,光是衝著大儒,名士,才子,詩人,這一套閃光的頭銜,就讓別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他們講的每一句話,都成了金科玉律,再也沒人質疑,甚至有人邀請他們,入仕為官,甚至願意給宰相的高位。
相比在國內不受待見,跑到了外面,竟然是一片全新的天地,二程顯得既驚喜,又意外。
沒別的說的,只能竭盡全力,使勁忽悠。
唯有如此,才能讓背後的海商集團滿意,才能得到更大的舞臺。
……
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要小覷文人的厲害。
二程在大宋,只會給變法添亂,一點好的用處都沒有。
但是作為能忽悠華夏千年的大儒,他們的功力還真不是蓋的,相比之下,三蘇啊,八韓啊,九呂啊,都要遜色許多。
二程在高麗,告訴高麗人,要打敗倭國,光復故土,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到了倭國,又告訴他們,要開疆拓土,爭取生存空間,要打出一個強大的倭國來!
按照章敦的預估,這一場戰鬥,最多一年半載就會結束。
可有了二程的忽悠,情況大不相同。
倭王,還有源氏,他們發現戰鬥雖然殘酷,但是他們可以藉著戰鬥,從大宋購買武器,武裝出強大的軍隊,進而強化權力,壓制其他地方勢力,甚至把一些家族送上戰場,徹底消耗掉,剷除潛在的敵人。
而且透過戰爭,能讓倭國凝聚起來,自從大化改新之後,不斷衰敗的王權,重新強化,有了這個認識,倭國投入越來越深,不斷增加兵力。
另外大宋已經幫著近十萬倭人在高麗安家,成立了開拓團,這些人獲得了寶貴的土地,第一次吃飽了飯。
他們也極力支援繼續打下去,反對停戰。
這兩股力量支援,倭國的戰鬥意志極為旺盛。
高麗這邊,他們早就和倭國有世仇,對這些垂涎他們土地的羅圈腿,矮黑人,恨之入骨!
如今又丟了南邊的疆域,高麗上下,也憋著一口氣,要報仇雪恨,另外耶律洪基也不是個好東西。
他漸漸看出了大宋的算盤,可是他也有自己的算盤。
高麗打仗,就需要牲畜,需要戰馬,還需要武器,契丹能撈一筆,另外呢?那些女真人不斷叛亂,弄得他疲於奔命,雖然最大的完顏部被壓制了,但是耶律洪基也清楚,沒準什麼時候就會烽火遍地。
所以,耶律洪基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把女真人組織起來,送到高麗,替他們打仗!去對付渤海和倭國的人馬。
面對自己一手製造的局面,王寧安都有點吃驚了。
是世界大戰,還是代理人戰爭,或者是類似英法百年戰爭……反正找不出類似的形容,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戰爭對大宋是非常非常有利的。
就在嘉佑八年的冬天,從倭國和高麗輸送進來7萬名奴隸……全數投放到了煤礦和鐵礦,僅僅一個冬天,就有十分之一的人凍死,累死,病死……但是,相應的,幽州的煤炭產量提高了八倍!
蒸汽機從20臺,一口氣增加到了100臺!
明年就是趙曙登基後,正式改元的日子,新君的年號已經確定,趙曙親自取的,叫做:治平!
治國平天下!
小傢伙的志向不小!
為了實現他的目標,大宋的機器必須更快運轉起來。
政事堂和工部已經擬定了計劃,希望明年開始推廣蒸汽